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经济 查看内容

调控效果显现 地产业绩不乐观

2013-8-27 23:53|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93| 评论: 0

摘要:   在经历了宏观政策的持续调控之后,A股市场中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是否继续上涨?房地产类上市公司是否已经开始缺钱?随着大量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三季报的公布,一个个问题也得到了回答。截至昨日收盘时止, ...

  在经历了宏观政策的持续调控之后,A股市场中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整体业绩是否继续上涨?房地产类上市公司是否已经开始缺钱?随着大量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三季报的公布,一个个问题也得到了回答。截至昨日收盘时止,共有49家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公布了三季报,其中18家公司出现业绩负增长,占已经公布三季报的房地产类上市公司总数的36.73%。数据显示,地产业绩不够乐观。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由于政策的趋势并未有显著改善,且基本面处于下行的过程中,因此不排除更多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在第四季度继续呈现负增长。

  数据

  18家房企业绩负增长

  昨日,共有包括万科A、深物业、宝安地产等在内的多家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公布了2011年三季度业绩报告。从这些上市公司公布的三季报看,虽然万科A、宝安地产等三季报业绩仍然出现增长,但是新华联、海德股份等业绩则出现下降。

  本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昨日收盘时止,A股市场中共有49家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公布了三季报,其中有宜华地产、银基发展等18家公司的业绩出现负增长,占已经公布三季报的房地产类上市公司总数的36.73%。在这18家房地产类上市公司当中,万方地产、宜华地产、海德股份、滨江集团等多只个股的业绩降幅在40%以上。 “国家不断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已开始对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业绩产生冲击,不排除更多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业绩在第四季度继续呈现负增长。”国泰君安的分析师孙颖表示。

  预期

  未来销售或继续下滑

  在解释业绩出现负增长的原因时,嘉凯城在季报中称:“2011年公司可结算的项目大部分处于长三角区域,属于房地产宏观调控的重点区域,国家对房地产行业调控对公司的项目销售和结算价格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而针对房地产行业调控政策的不断加码,也令众多购房者开始持币观望,直接影响了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销售收入。宜华地产就在三季报中称:“报告期内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主营业务收入下降25.01%,主营业务成本下降52.45%,主要原因是公司报告期内销售额下降。”

  然而,到目前为止,管理层对房地产行业的政策调控仍然没有看到松动的迹象。

  “从政策面而言,中央的态度并无松口的意思,且仍然非常紧。从销售趋势而言,较差的信贷环境和购买预期都会使得消费者入市的意愿和能力降低,房地产企业在未来的销售将继续呈现下滑态势。”对此,申银万国的行业分析师殷姿告诉本报记者。

  动态

  房企增加货币持有量

  据悉,目前各大商业银行纷纷收紧对房地产方面的贷款。除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外,包括南昌、太原、重庆等多个二、三线城市也上调了首套房贷款利率,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到此行列。

  在银根收紧、宏观调控政策不见松动的背景下,为了能够度过寒冬,很多上市公司都增加了货币持有量。三季报显示,截至2011年9月30日,金地集团持有货币资金较去年年底增加30%,达到178亿元;通过加大应收款力度,中汇医药三季报的货币资金同比增加64%;通过销售回笼资金,宜华地产的货币资金同比增长678.45%。

  ■后市

  股价或继续调整

  2011年9月,上证指数的月跌幅为8.11%,房地产板块指数在同期的跌幅为14.54%,远远超过大盘的跌幅。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房地产行业市盈率已下降到15.85倍的历史新低,比大盘指数1664.96点时还要低。房地产行业股票市净率仅为2.18倍,非常接近2005年的历史最低水平。据此,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当前房地产类股票的投资价值非常明显。

  “虽然房地产股的累计跌幅已经较大,估值也已处于较低的位置。但是如果投资者若期待该板块股价的显著反弹,需要依靠外来资金或者投资者对于政策预期的强化,但是这两点目前尚不确定。”对此,申银万国的分析师向阳认为。

  东北证券的分析师张适兆认为,虽然业界普遍认为房地产股目前的股价已反映了市场的预期,但是日前出台的加强对房地产信托和外资进入楼市的监管政策,都反映了房地产各种渠道的融资难度都在加大,开发商资金压力继续增加。如房地产类上市公司的销售额和业绩继续下滑,不排除该类股票仍存在继续调整的可能。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