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持美债再拨外储多元化神经
近日,美国财政部公布了截至今年8月底的世界各国及地区持有美国国债的状况。其中,8月份中国所持有的美国国债总计11370亿美元,明显低于7月的11735亿美元,环比减持365亿美元,但继续位列各国及地区之首。我国结束了此前连续4个月增持美国国债的做法。 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我国国家外汇储备9月份出现了16个月来首次单月下降。这是否与我国减持美国国债有关?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引致的问题能否靠多元化投资解决?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专家学者。 今年2月28日,美国财政部将中国截至2010年底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量,从8916亿美元大幅向上修正至11601亿美元,上调幅度达34.6%,中国持有的美国债总量也历史性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根据修正后的数据,中国持有的美国债总额早在2010年6月就突破万亿关口,此后从未低于1.11万亿美元。若是这1.11万亿美元由全体中国人“借出”,则每个中国人平均需拿出约830美元(据最新汇价约合5287元人民币)。根据8月的数据计算,美国通过发行国债向外国政府借得的每1美元外债中,有近1/4来自中国。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2017亿美元。其中,7月、8月外汇储备分别增加478亿美元、172亿美元,但9月份减少了608亿美元,这是我国外汇储备16个月来首次出现单月下降现象。此前的单月外汇储备下跌,出现于2010年5月,当时外储单月减少了510亿美元。 “全球金融体系由于面临债务危机等重大不确定性,避险情绪增加,国际资本对新兴经济体的投资热潮降低,同时也希望能够持有更多流动性,可能短期内有部分资金跨境流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杨瑞龙说。 虽然有所减持,中国依然是持有美国国债最多的国家。事实上,自2010年6月以来,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已连续14个月稳定在1万亿美元以上。 有分析认为,回顾过去近两年的投资可以发现,中国持有美债规模正在小幅下降。值得一提的是,这种下降是在我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背景下进行的。2010年至2011年8月期间,外储增长了4152亿美元,而同期持有美债数量则减少263亿美元。这两项数据的对比,从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外储多元化的趋势。 但也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9月份外汇储备下降主要是由于汇率变化导致。其实,9月份也有约90多亿美元的外储增加,但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加剧,欧元相对于美元贬值较大,使得外汇储备中的欧元资产在换算成美元时价值下跌,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外汇储备净值出现减少,这可能也是造成外汇储备单月净下降的重要原因。外汇储备减少也有少部分资本外流的因素,但那并不是主要原因。 至于为何9月份外汇储备减少但外汇占款仍在增加,该人士表示,外汇占款的构成很复杂,有贸易顺差,也有FDI,还有收益返还等因素,并不仅由外汇储备所形成。 总体来看,近些年来我国的国际收支仍维持“双顺差”,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流动性泛滥,外汇净流入规模较大,这是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快速积累的主要原因。虽然外汇储备增加对于增强我国对外支付能力、促进改革开放、提升我国国际地位有积极意义,但外汇储备增长过快和规模过大,也给外汇储备经营和宏观调控带来了一定挑战。 国家外汇管理局曾表示,多元化一直是外汇储备的主要经营原则之一,但外汇储备多元化具有战略性质,需要前瞻性地规划和实施。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我国外汇储备资产规模巨大,这时不太可能采取调整存量的策略,只能通过增量调整,实现外汇储备投资结构的优化。 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曾在今年8月份表示,外汇储备管理将继续坚持多元化投资原则,加强风险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对我国造成的负面影响。 但若要从根本上解决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问题,还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特别是最终消费,不再过度追求出口,这已经成为多位受访专家学者的共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