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地方动态 河南建筑新闻 查看内容

郑州“短命”安置房触及新型建材之痛

2013-8-27 23:34|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85| 评论: 0

摘要: 新郑宏基大门   河南省郑州市刚建成两个月的安置房因为质量问题被拆除,初步查明系使用含钙过高的煤矸石烧结多孔砖所致。据了解,由此原因造成的房屋质量问题屡见报端,但至今仍没有一个权威部门能拿出切实可行 ...


新郑宏基大门

  河南省郑州市刚建成两个月的安置房因为质量问题被拆除,初步查明系使用含钙过高的煤矸石烧结多孔砖所致。据了解,由此原因造成的房屋质量问题屡见报端,但至今仍没有一个权威部门能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对此,专家谏言,改进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的生产技术,完善产品质量检测程序刻不容缓!

  8月8日中午,在河南省郑州市长江路与代庄街交叉口南侧的一个建筑工地门口,栅栏高立,铁门紧闭,看不到一个人影。这里就是郑州市京沙快速公路搬迁居民的安置房——汇景嘉园——工地。

  不久前,刚建成两个月的8栋安置房就在这里被拆除了。如今,工地现场已经被处理得难觅痕迹。由郑州市相关部门组成的调查组正在对出现质量问题的安置房进行调查,涉及此事的几家单位也在急切地等待着调查结果。

  在此之前,河南省的一家权威检测部门给出的检测结果是:使用不合格的煤矸石烧结多孔砖引起墙体大面积爆裂,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该工程的施工方河南省胜达建筑有限公司(简称河南胜达)和“问题砖”的生产厂家新郑市宏基墙体建材有限公司(简称新郑宏基)深陷舆论的漩涡之中。


正在被拆除的安置房

  8栋安置房被拆除

  早在7月1日,处在风口浪尖的河南胜达就把新郑宏基告上了法庭。河南胜达认为,使用新郑宏基生产的砖,给他们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800多万元,间接损失就没法计算了。最重要的是,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压力让河南胜达的每一名员工都抬不起头来。

  据了解,按照规划,作为郑州市京沙快速公路搬迁居民的安置房,汇景嘉园总建筑面积近2.5万平方米,将安置300多户居民。其主体工程已于今年3月动工,5月底全部封顶。在施工过程中,河南胜达将原计划使用的墙体材料黄河淤泥砖改为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的新型建材煤矸石烧结多孔砖,并通过了审查。

  河南胜达负责人邢喜顺向记者介绍道,他们中标该工程后,经过多方考察,与4家生产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的建材企业签订了供货协议。其中,新郑宏基按照协议向河南胜达提供 50 万块煤矸石烧结多孔砖。

  在4家建材企业分别提供了产品合格证、营业执照、建筑材料备案证明和厂家委托检验报告后,成批的煤矸石烧结多孔砖被运到汇景嘉园施工场地。新郑宏基的产品是2011年3月20日进场的,并进行了复检,认为该砖的力学性能和外观较好,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截至安置房出现问题时,新郑宏基共为汇景嘉园工地提供了41万块煤矸石烧结多孔砖。

  邢喜顺说,6月初,河南胜达发现安置房部分房屋的砖砌体出现比较严重的风化、酥裂现象,且爆裂点不断增多,爆裂面不断扩大,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经过咨询,河南胜达知道安置房出现质量问题是因为煤矸石中氧化钙的含量超标。煤矸石生产出一段时间后,因跟空气接触,含水量增大,出现爆灰点,砖体粉化脱落。

  经核实,造成安置房出现质量问题的煤矸石烧结多孔砖均由新郑宏基提供。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质检站负责人多次到现场检查,勒令该工程立即停工,立即进行相关质量检测,立即写出书面报告。

  6月14日,经过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质检站同意,河南省建设工程科学技术研究院对出现问题的3栋安置房墙体使用的砖、砂浆、混凝土、钢筋等主要结构材料和结构安全性能进行检测。其中一栋楼的第二层至第五层墙体所用的煤矸石烧结多孔砖出现大面积爆裂,墙体砖爆裂深度大,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墙体爆裂面积达90%以上,严重威胁着工程的主体结构安全。

  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要求安置房的开发商郑州长城地产有限公司承担所有责任,将8栋已经封顶的安置房拆除重建。


河南出现质量问的煤矸石烧结多孔砖

  “问题砖”的问题出在哪儿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问题砖”让河南胜达的员工感觉很窝囊。因为使用了新郑宏基生产的煤矸石烧结多孔砖,河南胜达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都很惨重。除此之外,只要与新郑宏基生产的“问题砖”有关系的每道工序,都会被舆论解读为河南胜达做了手脚。

  邢喜顺介绍,据他们了解,新郑宏基投资数千万元上马了多条生产线,其生产规模超过许多同类厂家。正是因为如此,他们才决定购买新郑宏基生产的煤矸石烧结多孔砖。这种砖出厂价每块0.4元,加上运费,进入施工场地的价格是每块0.5元。而其余3家厂家报的价是每块0.49元~0.5元不等。正是因为出厂价和进入施工现场的价格有差别,才使河南胜达被人误解为使用了低价砖。

  曾有媒体报道,河南胜达在施工中存在好坏砖混用的问题。邢喜顺解释,这是砌筑方法的需要,必须将竖向灰缝错开以增强墙体的整体牢固性。在洞口处必须使用不同规格的砖砌筑,俗称“七寸砖垛”。因两种不同规格的砖分别为其他厂家生产的砖和新郑宏基生产的“问题砖”,才被说成好坏砖混用。让人不解的是,为什么手续齐全、检验合格的砖使用后却出现质量问题呢?“问题砖”的生产厂家新郑宏基对此作何解释?

  新郑宏基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之所以出现风化、酥裂现象,主要是因为砖里含钙量太大。钙会膨胀,就像把生石灰变成熟石灰的过程一样,钙经过风化就会膨胀。在有风、有潮气的情况下,这种砖就会出现风化、酥裂现象。煤矸石里含有青石、钙石,如钙石含钙量大,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各地煤矸石的含钙量也不同。例如,东北煤矸石的含钙量就可以忽略不计。

  上述负责人说,根据其他企业的经验,煤矸石中钙含量达到4%~5%都没事,但偏偏他们厂的产品出了问题。据他解释,是因为风化、酥裂有潜伏期,可长达1个月~2个月,当时很难发现问题。 在出了质量问题后,公司严格要求钙含量不能超过3%,并且专门从东北聘请了一位技术过硬、经验丰富的生产负责人。

  郑州市工程质量监督站总工程师唐碧凤则认为这些砖不合格就出厂了。他说,目前建筑材料参考的是“双控”标准(产品标准和施工标准)。产品标准包括抗氧化、抗风化性能等标准,施工标准包括强度、抗压性能等标准。这些砖进入施工现场时要进行抗压性能检验,看是否满足抗压强度的设计要求。按照要求,生产厂家需要做出厂检验。这批砖进入施工现场时是经过检验合格的,但慢慢问题就暴露出来了。

  8月9日中午11时多,记者赶到位于新郑市辛店镇的新郑宏基时,看到在厂区紧靠大门的一侧,灰色的、褐色的煤矸石颗粒堆积如山。记者了解到,在新郑宏基厂区后的空地上,堆放着很多同一批次生产的煤矸石烧结多孔砖,这些砖普遍存在风化、酥裂的现象。有人向记者形容这批砖用手一抓一把灰。据估算,该批次的“问题砖”估计有400万块。同时,新郑宏基销往农村地区的煤矸石烧结多孔砖同样出现了严重的质量问题,当地质监部门已经对这家企业作出了处罚,要求其整改。

  目前,新郑宏基已被责令停产,接受郑州市有关部门的调查。据悉,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8月份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针对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专项检查,加大了对各类建筑材料尤其是新型建材使用的监管力度。

  “问题砖”为何防不胜防

  据了解,煤矸石烧结多孔砖是一种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其主要成分是采煤和洗煤过程中排放出的固体废物煤矸石。煤矸石在经过粉碎、配料、成型、烧结等环节后变成高强度的白色耐火砖。这种砖在生产烧结过程中完全依靠煤矸石自身散发热量。节约了大量黏土原料和煤炭资源的煤矸石烧结多孔砖凭借其保温性能良好、自身重量较轻、减少砂浆使用量和增加建筑物使用面积的优点成为我国节能建筑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新型建材。

  但近年来,全国各地因煤矸石烧结多孔砖不合格造成房屋出现质量问题的事件屡见报端。最常见的就是出现风化、酥裂现象。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巴丘镇将沙村100多户移民使用该县新田砖厂生产的煤矸石烧结多孔砖建房,一个月后发现新建房屋墙面有的起包,有的开裂,用竹篙一敲就碎了。河南省登封市的于先生于2011年4月20日~2011年5月13日多次在当地的登电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购买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等房屋建到第四层时他发现,门框和窗框有多处出现裂缝现象,剩余的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甚至自动出现粉碎现象。湖北省天门市、钟祥市数十户村民使用了钟祥市福鼎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煤矸石烧结多孔砖后,新房墙体很快开裂,所有砖块用手一捏就碎了。河南省渑池县、宜阳县数十户村民使用渑池县鑫盛建材有限公司生产的煤矸石烧结多孔砖建房,这些房屋一经风吹雨淋就成了“豆腐渣”,新房转眼成为危房。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村民李某在建房时购买的煤矸石烧结多孔砖在放置了一个多月后,就如豆腐一样敢看不敢捏了。

  以上仅是记者在新闻媒体的公开报道中找到的相关事列。而据业内人士透露,出现类似问题更多的处理办法是生产厂家作出赔偿,私下协商解决,除非达不成共识或者影响很大的才会上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到两年时间,他们就因煤矸石烧结多孔砖导致的问题赔偿了近50万元。他不无忧虑地告诉记者,质量问题是大事,早发现早解决。可关键是煤矸石烧结多孔砖存在的问题潜伏期比较长,如果当时不能及时发现,等粉刷结束后,就不容易看出来了,安全隐患也就此埋下了。

  河南胜达负责人邢喜顺对此很有同感。他有些后怕地说,当时正值工人回家收麦时节,否则粉刷完毕就什么也看不出来了,将来会出什么意外谁也不敢保证。

  生产企业各自为战

  为什么国家大力推广的新型建材不断出现质量问题?据分析,除了个别生产企业利欲熏心、使用不合格的煤矸石以次充好外,企业内部管理不严、没有严格按照检测程序进行检测也是重要因素。而更多的生产企业则经验不足,没有好的生产工艺。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针对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经常出现的问题,还没有一套权威的解决办法,更多时候要靠生产厂家自己去摸索。

  针对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经常出现的问题,河南省焦作市一家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生产厂家对煤矸石进行了化验分析,采取剔除原料中的石灰石、加大煤矸石的破碎力度、给砖浇水等措施,杜绝了石灰爆裂的现象。

  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几位专家曾对此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一般情况下,煤矸石中的氧化钙含量应在2.5%以下。但在生产过程中,由于所用原料发生变化,使部分煤矸石中氧化钙的含量陡然上升,提高到5%~12%不等。正常的煤矸石变成了高钙煤矸石,但生产工艺却没有随之改变,这就是出现问题的根本。他们的研究表明,可采用减小煤矸石颗粒力度的方法杜绝石灰爆裂现象。相关测试表明,在颗粒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延长烧成时间和保温时间,石灰爆裂现象就会有所减少。刚出炉烧好的砖浸在水中5分钟后,石灰爆裂现象就会减少。

  河南省一位业内专家认为,用放置一年后的煤矸石烧制砖,然后将出窑后的砖在水中浸泡6小时,这样就能基本解决石灰爆裂的问题。

  一位生产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的企业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根据他们企业的生产程序,从煤矸石初选到精选再到磨碎加工,都有质检程序,每个环节都有数据记录,其中就包括钙含量的检测。他的说法被记者在一家生产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的企业中得到证实。该企业从原材料进场到产品出厂都有一套严格的程序。但是,这仅是企业的内部规定,各个企业执行的力度和标准并不一样。

  但记者采访过的多家生产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的厂家负责人都抱怨说,别人积累的经验,他们也不知道管不管用,更多的时候他们是碰运气。具体该怎么操作,应该有权威的生产标准和检测标准。

  记者了解到,1999年,国家经贸委和科技部关于印发《煤矸石综合利用技术政策要点》的通知要求,煤矸石的钙含量不能超过2%。但这个数据早已被人遗忘,几乎所有接受记者采访的企业负责人都称不知道还有这个通知。他们认为,这仅是个指导性意见,国家应该出台一个行业标准。

  制定相关标准刻不容缓

  煤矸石烧结多孔砖中的氧化钙遇水膨胀后,需要一定时间才会出现爆裂现象。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院长王振清教授查阅了现行烧结多孔砖、砌墙砖检验规则、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建设工程监理规范等,均没有发现氧化钙等成分的相应检测标准。

  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的组成成分和含量指标、检测指标等,目前都没有明确界定。王振清认为,这是我国在新型建材研发推广过程中客观存在的一个问题。现有的检测标准和技术标准还不够完善,还需要经历较长时间的研究和实践积累才有望解决。

  鉴于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目前尚无完善的技术标准和检测标准,所以即便按现行规范检测合格,仍有可能出现质量问题。王振清分析说,汇景嘉园“问题砖”出现的原因,是生产厂家的技术标准不完善,管理程序不到位。虽然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和检测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按现行规范所做的各种检测都合格,但仍然出现了质量问题。

  王振清提出几点建议:第一,建议政府组织召开煤矸石烧结多孔砖领域的专家研讨会,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研究制定生产和建设技术标准、监管和检测标准。第二,政府主管部门应明确生产制造方、监管方、参建方的各自职责,并协调好各方的技术和管理衔接问题。第三,建议政府全面检查郑州市乃至河南省的煤矸石烧结多孔砖使用情况和具体使用场所,再举行专家会制定补救措施,尽量消除安全隐患。

  也有专家建议,在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检测等标准未完善之前,应慎重使用煤矸石烧结多孔砖,如民用住宅和重要工业建筑应暂停使用。

  记者采访的生产方、使用方和部分专家都希望政府尽快制订解决煤矸石烧结多孔砖问题的方案,而不是一味地处罚、关停,那样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8栋安置房被拆除后,损失惨重的河南胜达花费1万多元自费将出现问题的砖拿到上海市进行化验,目前尚化验结果。“我们想搞明白砖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如何解决,也算是为行业尽点力吧!”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截至记者发稿前,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郑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和郑州市工商局与“问题砖”生产厂家所在地联合组成了3个调查组,对勘察、设计、建设、施工、监理5大责任主体进行调查。其中,郑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调查汇景嘉园煤矸石烧结多孔砖的质量问题,主要进行调查取证、责任认定,并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调查结果将对外公布,本报将继续关注最终处理结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