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经济 查看内容

大运火炬塔广场设计方案引发热议

2013-8-27 23:3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802| 评论: 0

摘要:  设计方案青春欲在海中建U形岛,此设计引起较多争议。     火炬塔是否需要移址?纪念广场在设计上应该注重象征性还是实用性?大运火炬塔纪念广场的两套设计方案蝶变和青春公布仅短短5天时间,便引发了深圳 ...


 设计方案“青春”欲在海中建U形岛,此设计引起较多争议。  

  火炬塔是否需要移址?纪念广场在设计上应该注重象征性还是实用性?大运火炬塔纪念广场的两套设计方案“蝶变”和“青春”公布仅短短5天时间,便引发了深圳市民和设计业内人士热议。

  为了进一步探讨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实用性,昨日,深圳城市设计促进中心集结业内设计师、广场附近居民、建筑评论专家等各界人士,举行了设计方案讨论会。

  究竟是选择“蝶变”还是“青春”,已不是讨论会参与代表的探讨重点。在他们看来,实用性、延续深圳湾原有风格、低成本、易维护才是设计的出发点和终极目的。据了解,市民意见征集将持续至9月10日,最终方案有可能二选一,也有可能在市民意见基础上重新设计。

  火炬塔是否需迁址?

  ——无需“大动干戈”

  火炬塔广场选址问题成了讨论会上关注的焦点。方案“青春”中考虑到火炬塔位置离人行道过近,不利于拍照和观赏,欲将火炬塔迁址至原址南侧的另一山包处,并在此高地形成大运纪念主广场。对此,在场嘉宾纷纷表示无需如此“大动干戈”,尊重历史为最佳。

  知名建筑评论家贺承军认为,火炬塔维持现状,体现了大运会的历史记忆,无需挪动。火炬塔广场的建设更无需“大动干戈”。实际上,保留原貌就是对深圳大运会一种最好的纪念。

  “过度的设计有‘狗尾续貂’之感。”深圳知名建筑师、筑博工程设计副总建筑师冯果川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纪念广场不在其有多宏伟壮观,而在于其体现的精神。“这个塔空间合适、不用搬、也不用再扩建。”

  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城市设计处曹工,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深圳湾的规划设计。在她看来,火炬塔应服从于深圳湾的整体规划设计、不用挪动位置,整个广场也不需要设计得太“闹腾”,而应与整个深圳湾休闲带冷静大气的风格吻合。至于火炬塔周边的设计,她建议可充分运用海边的材料来建设。比如运上成千上万的鹅卵石,每一块石头都刻上人名和来深圳的时间。让不同职业、不同阶层的深圳人都能在一个平台上感受深圳30年的变迁。

  海中建“U形岛”?

  ——纯属“劳民伤财”

  对于方案中在火炬塔附近海面建“U”形岛的设想,市民代表、海岸集团相关负责人毫不讳言地说:“通过填海来建‘U’形岛,这种劳民伤财的事,实在不可取。”他认为,设计出来的场所应该是实用、低成本、易维护的。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解决周边的交通和步行系统,会更得民心。

  曹工则从专业的角度说明了在海上建“U”岛的不可行。她说这片海域水深大致在0.5米到1米左右,很浅,但淤泥很深。从操作角度来说,在这上面建岛、打造景观并不现实。

  作为深圳湾公园管理中心的主任,任洁坦言,火炬塔的设计就应该“务实”。火炬塔只是深圳湾公园10多个景点中的一个。既然是给市民休闲的,在设计上就没必要太夸张,应该因地制宜,与深圳湾整体规划和谐统一。最为重要的还是要考虑市民的需求,比如,如何解决目前缺少休息和避雨的长廊、如何建立配套的、实用而不花哨的公共卫生间等。

  在深圳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征集到的意见中,一位以匿名方式留言的设计师这样写道:好的设计应该是结合需求更好地利用现有场地,而不是为了设计而去改变原有的生态,为了单纯的“形式”而制造麻烦、损耗资源是没必要的。

  是否为好设计?

  ——市民“说了算”

  设计方案自从8月26日在媒体和相关网站公布以来,很多市民积极参与讨论,纷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在城市设计促进中心征集的市民意见留言中,记者发现,八成以上市民建议设计火炬塔广场时,将滨海休闲带公园与后海一带连接起来,以方便居民步行。

  退休教师吴应光是深圳湾公园附近的居民,为了使自己的观点更有说服力,他特地拍了多张照片,说明设计应该考虑周边居民的生活。他说,“春茧”西北角沿滨海大道辅道旁全是绿化带,不适合行走。希望多增加人行道和幼儿车道,方便老人小孩通行。作为摄影爱好者,他还呼吁要注重火炬塔周边景观的协调性,以让火炬塔这一纪念性景点在图片上更具“风范”。

  建筑师邓旻衢指出,与其花很多时间在图案和象征意义上,还不如实在地满足人的基本活动需求。“时刻记着,为人设计,这才是最根本的。快捷、方便、安全地为市民提供场地,广场才具有生命力。在此基础上,尽可能地恢复生态多样性和自然景观的持续性,让人们自由地感受生活,并逐渐让人工的设计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这才是设计的基本出发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