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拆迁自焚事件镜头回放
近年来,各地先后出现多起抗拆迁自焚事件。一幕幕惨剧在令人震惊、愤怒、痛惜的同时,更多的是引起人们的思考。 镜头一: 2003年8月22日,古都南京玄武区邓府巷28号。 当天上午11时,残疾人翁彪一瘸一拐地走出家门,到附近的大排档去给家人买午饭。他刚离开家,当地拆迁办的人就来到他家里,对翁彪的妻子说,拆迁办的领导要翁彪去一趟,必须去! 翁彪家所在的邓府巷地处南京老城区内,虽然环境较差,但绝对属于黄金地段。为了开发这个商业圈,南京市政府决定对老城区进行拆迁改造,并公布了相关补偿办法。翁彪家的房子面积20多平方米,政府给的补偿费是8.5万元。翁彪认为补偿费太少,一直要求政府提高到10万元,否则他无法购置新房。翁彪曾经向当地拆迁办要求提供一套65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此外别无他求。然而,他得到的回答是:不要做梦! 翁彪回到家后,妻子说拆迁办的人来过。两人商议,在拆迁费的问题上再努力一次,无论结果如何,第二天一定搬家。 当天11时15分左右,翁彪去了当地拆迁办。他刚走,拆迁办一个叫谢彪的人带着一群人就闯进了他的家。谢彪等人在屋内找到一瓶汽油,不顾女主人的阻拦,拎起来就走。随后,这群人围着翁彪74岁的老父亲厉声呵斥,要求其马上离开。一个叫沈永康的人叫嚷道:“不走的话老子揍你!”接着,他们推推搡搡地把翁彪的家人赶出了屋子。不到2分钟,一台推土机就把翁彪家的房子夷为平地。 不久,翁彪回来了,见此情景怒不可遏,随手拎起一样东西直奔当地拆迁办。在吵嚷中,翁彪情绪失控,将汽油洒在自己和拆迁办工作人员的身上,然后引火自焚。翁彪在烈火中倒下了,当地拆迁办的5名工作人员被火烧伤。 翁彪自焚是因为暴力拆迁,他是新中国第一个因暴力拆迁而自焚的人。 镜头二: 2009年11月13日,凌晨5时左右。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乡金华村一座3层小楼被当地政府组织的大批执法拆迁人员团团围住,又一幕暴力拆迁的悲剧开场了。 这座小楼的男主人叫胡昌明,女主人叫唐福珍,都是民营企业主。1996年,金华村村支书以招商引资为名,找到唐福珍夫妇,承诺给他们相应的土地优惠政策,并由村里统一办理房地产手续。就这样,唐福珍夫妇投资数百万元,在金华村建起了2000多平方米的综合楼,一家服装加工厂正式挂牌开张了。2005年,金牛乡开展城乡一体化工作,唐福珍家服装厂的土地使用证和房产证成为历史遗留问题。2009年,当地政府修公路,要占用唐福珍家服装厂所在的土地。当地政府最初承诺赔偿唐福珍夫妇90万元,然后又提高到217万元,而唐福珍夫妇此时投入服装厂的资金已超过700万元。唐福珍夫妇拒绝在拆迁协议书上签字,使拆迁陷入僵局,最终引发了一场暴力拆迁的悲剧。 身着迷彩服的拆迁执法人员有的拿着盾牌,有的拿着钢管,破门而入,见人就打,就连唐福珍怀里抱着小孩的侄女也被打翻在地。唐福珍和哥哥唐福明及其他亲友与执法人员发生械斗,一直打到二楼的平台上。在双方械斗、对峙的过程中,唐福珍情绪激动,爬到了三楼平台上,手持汽油瓶,对执法人员大声喊道:“只要你们把人撤走,我们就可以坐下来谈一谈。”在说话的同时,她往身上浇了汽油。可是执法人员一边说“你不要与政府对立”,一边继续组织人员架梯子向楼上攀爬。面对此情此景,望着被打倒在地的亲友,听着激烈的哭喊声、打斗声,唐福珍终于情绪失控,点燃了身上的汽油。 2009年11月29日,唐福珍因抢救无效离开了人世。临走前,她对自己的亲人说,希望选一张最好的照片作为遗像。 镜头三: 2010年1月26日,江苏省盐城市南宾路。 68岁的居民曾焕洗完澡,轻轻松松地走在回家的路上。刚到家门口,他就被3名警察堵住了。警察严厉地说,叫你儿子去公安局,他要是不去我们就强制传唤。如果你们在拆迁协议书上签字就算了,不签字你儿子就要坐牢。 曾焕在南宾路上有一座2层楼房,200多平方米,商住两用。曾焕一家13口人,只有3人有工作,出租门面房是主要经济来源。过去20年间,曾焕经历了3次拆迁,从没做过“钉子户”。这一次,政府要拓宽公路,曾焕又一次面临搬迁。曾焕提出可以就近实行房屋产权置换,置换二手房也行。当地政府回应说,这是无理要求。为了逼迫曾焕一家拆迁,当地拆迁部门采取了各种手段:夜里每隔半小时放一次鞭炮、砸一次门,请人哭丧,在曾焕家门口堆放脏物……曾焕有高血压,几次被气昏过去。有一次,40多个穿着制服的人冲进曾焕家,把他的两个女儿暴打一顿。还有一次,来了一帮人要强拆曾焕家的车库。曾焕为了保住房子,就往身上浇汽油,以自焚相抗衡。曾焕的儿子在楼上见状,急忙往老人身上倒水。这明明是为了阻止悲剧发生,可拆迁办的人非说曾焕的儿子倒的是汽油,是暴力抗法。公安局配合拆迁办发出传唤通知,要抓曾焕的儿子。 面对当地公安人员的步步紧逼,曾焕气愤不已,说:“你们这是往死里逼我呀!”他冲进屋子,往身上浇了汽油,然后跑到街道中央点火自焚。邻居见状,急忙拨打120急救电话,曾焕的儿子、女婿也全力扑救。一名警察跑到附近的学校拿来灭火器,喷灭了老人身上的火焰,而另外两名警察一直袖手旁观,临走时还拿走了留在屋里的传唤证。 4个月后,曾焕在上海含恨离开了这个世界。 镜头四: 2010年3月10日上午8时,江苏省江阴市祝塘镇文林村某养猪场内。 养猪场的主人韩华宾一筹莫展,一脸的担忧和无奈。2009年6月1日,他带着妻子和儿女从老家江苏宿迁外出务工,与祝塘镇文林村签订了10年期合同,在该村经营养猪场。日子过得虽然清苦,却也其乐融融。 好景不长。2010年3月9日14时,文林村村委会发出通知,要求韩华宾在当日18时之前把养猪场拆掉。在短短4个小时内,不要说拆掉养猪场,就是几百头猪也没办法处理。 正在发愁之际,当地政府组织了二三百人的拆迁队伍,头戴钢盔,手持铁锹,还把挖掘机和翻斗车开到了现场。这些人二话不说,先是强行砸开猪舍的门,把小猪装笼,把大猪赶走,然后开始拆猪舍。韩华宾一家老小的哭泣声、尖叫声和猪的惨叫声、推土机的轰鸣声混杂在一起,现场的许多妇女都被吓哭了。韩华宾的妻子被几个人四脚朝天地抬到警戒线外。韩华宾眼看着自己的心血即将毁于一旦,心如刀绞。在万念俱灰之际,他往自己身上浇了大量汽油,举着打火机,声嘶力竭地喊道:“你们不要动!停下来,不然我就点火了!”拆迁人员对此置若罔闻,继续着他们的野蛮行径。韩华宾绝望了,毅然点燃了身上的汽油,顿时一团火焰燃烧起来。 韩华宾被医院诊断为深度烧伤和吸入式烧伤,进行了支气管手术。他的妻子精神恍惚,他的儿女和父母整日以泪洗面,所有的幸福和温馨荡然无存。韩华宾住院期间,当地政府拒绝其亲友前往探望。 镜头五: 2010年3月27日上午,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黄川镇。 当地政府组织一批拆迁执法人员,带着提前准备好的灭火器,气势汹汹地到一家养猪场内执行强制拆迁任务。就在即将实施强制拆迁之际,猪场反锁的屋子里冒出火光,浓烟四处弥漫,还传出一阵阵痛苦的挣扎声。 养猪场的主人叫陶惠西,时年68岁。这个养猪场位于310国道附近,是政府拆迁的对象。当地政府与陶惠西因拆迁补偿问题进行了几次协商,一直没有达成协议。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称,为了给陶惠西的财产作评估,政府特地请来了专业评估师。可事后调查发现,当地政府请来的评估师执业资格证书已经过期,不具备评估师资格。陶惠西气愤地对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说,你们如果拿来法院的判决书和强制拆迁文件,我马上就搬。然而,当地政府的工作人员迟迟拿不出相关文件。陶惠西产生了抵触情绪,拒绝搬迁。文林村村民说,为了逼迫陶惠西搬迁,拆迁人员抢走了陶惠西养猪场里的80多头猪,然后又派人强制拆迁。 现场的村民发现屋子里有人自焚,立即撬开房门,把自焚者抢救出来。自焚的除了陶惠西外,还有他92岁的老父亲,一位参加过金门战役的老兵——陶兴尧。经过医院全力抢救,陶兴尧脱离了生命危险,而陶惠西却为了保住自己辛辛苦苦经营的养猪场一命归天了。 据当地村民说,陶惠西父子自焚后,拆迁人员没有组织抢救。 镜头六: 2010年9月10日,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凤冈镇。 凤冈镇一栋3层小楼里住着钟如奎一家。这栋小楼有3张房产证,分别属于钟如田、钟如奎、钟如满兄弟。当地政府要建客运站,钟家的小楼面临拆迁。几经协商,钟氏兄弟无法就拆迁和安置问题与当地政府达成协议。2010年4月18日,当地政府断了钟家小楼的电,并准备实施强制拆迁。 2010年9月10日上午9时,警察、城管一行40多人来到钟家小楼前,说有人举报小楼里有汽油,他们要检查。当时,钟氏兄弟的母亲罗志凤(59岁),妹妹钟如琴、钟如翠,父亲的结拜兄弟叶忠成(79岁)都在家里。钟如翠在门口与警察和城管发生了争执,钟家其他人把门锁上了。几分钟后,警察打开门冲了进去。钟如翠也跟着往楼上跑,试图阻止他们,但被人拖下了楼。 就在警察和城管上楼后,罗志风和叶忠成爬上楼顶,片刻过后两人身上起了火。两分钟后,二楼的钟如琴身上也起了火,像一个大火球一样从楼上跳了下去。钟如翠和闻讯赶来的钟如奎一起用沙子将钟如琴身上的火扑灭。随后,钟如奎飞奔上楼,救下了罗志凤和叶忠成。 伤者被送进医院,经受着烈火焚身后的痛苦煎熬。9月18日凌晨,叶忠成因抢救无效死亡。 事后,在现场发现了钟如琴的一部手机。手机的录音里有撞门声、叫喊声、哭闹声,还有执法人员威胁的声音:“你们今天不拆,明天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