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跨越 打造京南增长极
2010年初,北京市委、市政府做出了推动大兴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资源整合,建设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的重大决策。按照“机制新、活力大、效率高”的要求,新区以融合发展、创新驱动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对接城南行动计划,着力推进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民生改善,2010年,新区多项经济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2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40亿元,位列北京市区县第一位,新区产业发展全面提速,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 新布局 “三城三带”新蓝图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确定了“两城两带、六高四新”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占据其中“一带一高”,是全市重点发展的南北两个产业带之一,市委、市政府对新区未来发展寄予厚望,要求新区成为“北京创造”品牌的主力军。 基于此,“十二五”开局之年,新区确定了“战略产业新区、区域发展支点、创新驱动前沿、低碳绿色家园”的总体定位,提出“一体化、高端化、国际化”的发展目标。 一体化,就是要加大统筹发展力度,坚持一体化规划、建设和管理,形成城市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实现行政区与功能区、新城与新市镇、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一体化协调发展。高端化,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产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一批“北京创造”品牌,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水平,实现产业集约、集聚、循环发展,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高水平建设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区。国际化,就是要紧跟北京向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迈进的步伐,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合作,集聚国际优质要素,提高国际服务能力,努力建设具有国际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新区。 大手笔布局、高起点落子。按照这个总体思路,新区提出了“三城、三带、一轴、多点、网络化”的规划设想,构建“新城-新市镇-农村社区”的新型城市体系。 “三城”指亦庄新城、大兴新城和规划中的新航城。三座新城定位明确,亦庄新城是南部高端制造业发展的主体平台、首都生产性服务业重要组成部分;大兴新城是地区行政和文化中心、区域消费性服务业中心、南部新区的部分重要产业集聚区;新航城定位于世界城市的门户枢纽,带动高端临空产业集聚,推动南部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产业化国际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加快城乡一体、区域统筹发展步伐。“三带”包括京津塘高速公路发展带、京开高速公路发展带和南六环路发展带。“一轴”指南中轴延长线,围绕“生态绿轴、文化中轴”的定位,对南中轴实施保护性开发,打造以生态涵养和历史文化为特色的功能轴线,规划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临空经济,建设首都中部生态涵养和文化创意发展区。“多点”是指庞各庄镇、魏善庄镇、安定镇、采育镇4个重点镇。庞各庄镇重点发展旅游、会议、休闲及专项体育产业;魏善庄镇集中优势力量发展文化创意和军民结合产业;安定镇重点发展生态旅游和都市产业;采育镇主要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通过基础设施、产业设施等合理布局,实现区域内的城、带、轴、点“网络化”有机衔接和紧密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