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经济 查看内容

通货膨胀治理要把握好度、量、衡

2013-8-27 23:2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58| 评论: 0

摘要:   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直接关系到经济能否健康运行和民生能否持续改善。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超乎寻常。今年以来,国家实施 ...

  严重的通货膨胀是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保持物价的基本稳定,直接关系到经济能否健康运行和民生能否持续改善。作为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超乎寻常。今年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特别是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从严控制了作为通货膨胀基础的货币条件。受此影响,物价加速上涨的压力有所缓解,保持价格总水平稳定的基础得到增强,但通胀压力仍不容小觑。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正确研判物价上涨的形势和新特点,综合考量各项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把握好通胀治理的度、量、衡。

  通胀治理的度——调控政策存在临界点

  本轮通胀治理中,货币政策效应已充分体现并将继续发挥积极作用。在连续紧缩的作用下,推动通胀上行的货币因素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面对依然存在的通胀压力,货币政策可能将会承载过重,超过某个临界点后,政策实施的成本将不断提高而边际效应可能减弱。

  一是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空间已明显收窄。从存款准备金率来看,目前大中型金融机构已处于21.5%的高位,去年以来的连续9次上调已累计冻结银行3万亿元左右资金,银行超额准备金率已下降到1%左右,流动性压力明显加大。从利率来看,伴随连续三次上调,五年期以上贷款基准利率已达7.05%,创近10年来新高,企业资金成本明显上升,还本付息和持续经营压力骤增。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已连续突破高位的情况下,再依靠紧缩来缓释通胀压力的空间已较为有限。

  二是金融市场的发展不足和低参与度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发挥。货币政策的效果体现,需要畅通的传导渠道和广泛的影响层面。我国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成熟度不够,广度和深度不足,市场化程度尚待改善,由此导致微观主体参与程度非常有限。以债务资本市场为例,至今年1季度末,我国本币债券规模占GDP比重仅为48.7%,远低于日本的201%和韩国的111.4%,更是显着低于美国水平。虽然近几年我国金融市场已实现巨大发展,但与货币政策效果良好传导所要求的成熟度和参与度相比,仍需进一步提高。金融市场发展非一日之功,在当前环境下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作用受到较大制约。

  三是侧重总量调节的货币政策难以解决结构性和区域性矛盾。要破解当前通胀压力居高不下的难题,应根据不同成因对症下药,否则难以实现预期效果。当前来看,通胀上行的结构性矛盾更为显着,这就需要利用结构调整、利益分配和政策引导等结构型调控政策来解决,货币政策作为总量调控政策其效果并不明显。而且,由于货币政策总量型的特征,继续紧缩甚至可能会改变供给条件并推高部分行业的价格水平。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