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体“遍地开花”成商业地产开发主流
相比已经有十余年历史的住宅建设历史,尽管城市综合体这一业态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时日尚浅,但由于该业态在现阶段能够同时满足政府业绩和开发商平衡风险的需求,这使得城市综合体在全国各个城市出现“遍地开花”的局面,并渐成商业地产开发主流。 更值得关注的是,相较往年不同的是,近期陆续亮相的房企中报中,城市综合体对于房企的业绩支撑成为一大亮点。包括花样年、世茂、中粮,甚至恒大等开发商均表示,未来将继续在城市综合体方面发力。 房企中报流露的“喜悦” 近期频繁飞往北京和上海两地的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掩盖不住自身的喜悦称,“上海的写字楼市场比北京的还火爆。”尔后,这被任志强颇有羡慕意味地表示,“又发财了?” 潘石屹的这一感受并非个案。 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中心统计显示,7、8月期间,上海市新建办公楼成交面积为35.40万平米,已超去年3季度累积成交面积水平9.0%,保持1、2季度间的同比增长态势。新建办公楼持续供不应求下,其均价再次升至2.91万元/平米,较2011年2季度时均价水平上涨15.5%,比2010年4季度低点累积涨幅更达60.3%。 沪新建办公楼持续热销同时,城市综合体项目以其独立特色,在新建办公楼成交排行中位居前列。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市场中心统计数据亦显示,7、8月间成交套数前5位新建办公楼项目中,有3个为城市综合体项目。 就在近期,SOHO中国对外发布消息称,8月20 日,SOHO中国旗下项目城市综合体项目望京SOHO正式开始签约,当天就取得了25亿元人民币销售额的成绩,这其中购买金额5000万元以上的大客户占60%。 并非SOHO中国一家独秀。一些转型商业地产的开发商也因城市综合体而在业绩上有着良好表现。内房股房企花样年(01777.HK)日前 公布的2011年上半年业绩显示,上半年该集团营业收入20.05亿元,其中19.53亿元来自综合体项目,占比极高。来自龙湖地产方面的消息显示,今年上半年龙湖的商业综合体业态也已经成为其新的业绩增长点。龙湖“天街”系列商业综合体业态仅三个项目,销售额合计占全集团20%以上。 包括恒大、华润、世茂、中粮、宝龙地产等开发商在内,近期均陆续表示未来将主要发力于城市综合体。相比开发商在住宅方面业绩的一片惨淡,城市综合体的成绩则表现特殊。在“2011中国城市综合体发展高峰论坛”上,北京银泰置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晓东称,“城市综合体是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地产投资开发的一个热门领域。” “这代表着开发商的发展方向的调整,正在逐步向商业地产过渡,综合体是介于纯粹的商业地产和住宅地产之间的一种产品形态,既有住宅公寓,又有写字楼和商业,在开发前期,可以销售一部分住宅公寓回笼资金,然后借助写字楼和商业来提升住宅公寓的价值,提高利润率,相比纯粹的商业地产,对开发商资金链的要求相对低一些。”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分析称。 在黎阳IN巷全球招商启动发布会上,安徽置地集团总经理王庆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限购使得对住宅市场的打击十分大,而城市综合体的业务形态更利于开发商及时“闪转腾挪”。据他透露,相比住宅,安徽一些二三线城市写字楼和商铺价格在今年涨幅很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