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经济 查看内容

滨海新区:三年推进“十大改革”

2013-8-27 23:1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95| 评论: 0

摘要: 国内首个政府公屋近日完工 国内首个政府公屋泰达政府公屋楼体建设近日完工   从日前举行的滨海新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总体方案和天津市政府制定的第二个3年实施计划,滨海新区十大改革的总体 ...


国内首个政府公屋近日完工 国内首个政府公屋——泰达政府公屋楼体建设近日完工

  从日前举行的滨海新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按照国务院批复的总体方案和天津市政府制定的第二个3年实施计划,滨海新区“十大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创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体制机制,争取在“十二五”期间,率先基本建立以自主能动的市场主体、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精简高效的行政体制、科学有效的调控机制、社会公平的保障体系、完备规范的法制环境为主要特征的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加快推进“十大战役”,打好开发开放攻坚战,努力成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提供动力活力和体制机制保障,推动滨海新区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创新能力、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为贯彻落实好综合配套改革第二个3年实施计划,滨海新区区委区政府结合改革发展实际,对每一项改革任务进行细化,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分工,提出全面推进“十大改革”,制定发布了“十大改革”重点项目安排意见,确定了10大领域的26项重点项目。

  据介绍,“十大改革”明确了改革的各项主要任务: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包括配合修订《天津滨海新区条例》,建立统一的财政预算体制,推进“强街强镇”计划,推动落实“新区的事在新区办”的工作机制。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重点是构建一级政府、分类服务的审批体系,积极做好承接市级审批事项工作,合理划分各级审批事项和权限,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环节。

  ——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重点是推进土地规划、利用和管理方式创新,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创新海洋滩涂规划、利用和保护机制。

  ——深化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重点是完善保障性住房配套政策和运营管理机制,创新申请、退出和交易制度,加快各类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具有新区特色的保障性住房体系。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重点是推进医疗重组计划,扩大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分离试点,推行大医院一体化管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

  ——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创新,主要包括4项:发展产业金融,增强服务功能,促进融资租赁业创新发展,强化科技与金融结合,建设新区特色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完善于家堡金融区金融创新和招商政策体系。

  ——加快推进涉外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包括3项:推进东疆保税港区制度创新,落实国家支持政策,研究制定邮轮游艇产业发展政策,完善中新生态城建设管理机制。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主要包括2项:稳妥推进农村城市化。推进城乡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二元并轨,按照“三改一化”、“三区联动”模式,推进示范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创新农用地经营模式,探索集体资产有效流转和保值增值的体制机制。

  ——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主要包括2项:完善新区统一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支持外资、民资参与国企重组和股权多元化改革,促进有条件的企业改制上市。优化公用事业资源配置,整合组建新区水务、公交、燃气等行业集团。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和机制。拓宽民营经济发展空间,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