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高尔夫借绿化名义立项 绿地被建成球场
虽然国务院在2004年就叫停了高尔夫球场建设,但即使在寸土寸金的北京,2004年以后,北京的高尔夫球场也从20家迅速增加到70家,其中以朝阳区、海淀区最为集中,分别达到了14家和12家。政策三令五申,为何仍旧无法杜绝新建的高尔夫球场项目? 《中国经营报》记者调查发现,2004年以后,几乎所有高尔夫项目的登记信息中都回避了“高尔夫”的字眼。因此如果没有实地勘察,这些项目很难进入监管视线。 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镇巨山村的燕西台项目,把“绿隔项目”作为高尔夫球场的最好掩护。所谓“绿隔项目”,是北京在三环到五环之间的一个绿化工程。由于绿化隔离地区规划面积较大,总绿化面积达125平方公里,以“绿隔项目”为名义的高尔夫球场应运而生。因为涉及旧城改造,建设项目审批手续更加简单快捷,“绿隔”政策一定程度上成了高尔夫球场大行其道的一个绿色通道。 燕西台高尔夫球场位于海淀区四季青镇巨山村,“燕西台高尔夫球场是以绿化名义立项的,营业执照上登记的是休闲俱乐部”。燕西台高尔夫球场一位资深销售人员告诉记者。 燕西台高尔夫球场所在地的巨山村村委会也给出了同样的回答。该村委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巨山村和燕西台现在属于综合开发,巨山村出地,燕西台经营。土地属于国有,征地是要求按照北京市绿隔政策开发的,燕西台给村里支付一笔租金。”但是具体多少租金,该人士却表示不清楚,并称租金不是直接付给村里的。 记者了解到,绿隔项目是北京市整体规划的一个绿化工程。北京市规化委政府信息公开中心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解释说,“绿隔项目主要目的是避免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实现城市规划"分散集团式"布局的一个政策。”该负责人告诉记者,2003年以后,北京市政府允许在绿化隔离地区范围内安排适当的产业用地。根据规定,对于经营性的绿色产业项目,其绿化建设用地在6.67公顷以上的,允许有3%~5%的土地用于与绿地相适宜的建设项目,但不得搞房地产开发和任何工业项目,“此类项目的建筑物高度严格控制限定在2层以下,而且必须是用于绿地维护、管理用及其设施建设和为丰富绿地内的休憩功能。” 2000年3月,海淀区四季青镇绿隔建设工程正式启动。根据计划,所有绿隔范围内的旧村都要在4年内被拆除,农民集中“上楼”,节约出来的土地用于绿化工程。 辖区内的巨山村综合开发在2004年开始,巨山村土地由村集体所有收归国有。巨山村燕西台项目总占地面积为183800平方米,总体规划分为A、B、C三个区,其中A区是叠拼花园住宅,目前第二期开发的地上面积57630平方米,约200套叠拼,42套联排;B区为当地居民回迁房;C区是联排别墅,目前正在出售的第一期共计226套联排别墅,地上面积56900平方米。2006年7月28日,北京新凤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通过招拍挂方式,以65066万元的成交价格获得海淀区四季青镇巨山村巨山新村小区C区83800平方米的建筑用地,用于商品房开发建设。 而燕西台高尔夫球场被看做C区配套设施。2007年3月建成后,燕西台项目是这样推广的:“属于北京市绿化隔离带项目,经北京市国土局土地储备中心公开的"招拍挂"取得,项目周围有700多亩绿地,环境优美,空气质量清新,并配套有高档网球中心、会所等。” 但在C区别墅周围,除了高尔夫球场外,记者并没有看到这700亩的绿地。记者在燕西台俱乐部的宣传册中,看到这样的信息:“燕西台俱乐部中高尔夫球场一期占地656亩,为灯光九洞球场,地理位置优越,紧邻西山,为京城上风上水之宝地。燕西俱乐部是集高尔夫球场、高尔夫练习场、国际标准室内网球馆、SPA健身中心、游泳池、餐饮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场所,竣工时间为2008年。” 显然燕西台高尔夫球场正是占用700亩绿地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