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经济 查看内容

如何建立矿井安全长效机制

2013-8-27 23:18|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51| 评论: 0

摘要:   安全是煤矿工作永恒的主题。面对错综复杂的安全形势,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显然已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必须以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来顺应不断变化的安全形势。要增强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创新理念、科学管 ...

  安全是煤矿工作永恒的主题。面对错综复杂的安全形势,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显然已无法满足时代的要求,必须以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来顺应不断变化的安全形势。要增强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创新理念、科学管理,加快建立安全生产机制,狠抓制度落实和责任追究,建立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建立安全教育机制

  要重点抓好安全教育工作,建立集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考核、奖惩于一体的长效机制。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宣传导向,坚持安全教育与职业道德相统一,鼓励先进,鞭策后进。要加大宣传质量标准化和安全法律法规的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和培训。要采用目标导向、情感激励、超前防范、追踪教育、典型引路、案例警示、环境熏陶、理念渗透、寓教于乐等多种教育方式,坚持不懈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法规教育,不间断地抓好安全法规培训工作,不断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提高职工的安全技能水平。

  健全安全评价机制

  建立煤矿安全长效机制的关键是抓好安全评价工作。煤矿安全评价就是辨识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危害,为风险控制提供依据,为不断完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提供衡量标准。各单位要从遵章守纪、正规操作、危险源辨识、安全市场化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岗位责任制度,建立各项生产管理制度,制定岗位作业标准、精细化管理标准和相关考核办法,对每一个工作流程进行控制和考核,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有标准,全面提高职工作业水平。在生产实践中,要按照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把各岗位、各工种、各工序的工作标准与安全质量标准结合起来,形成精细化管理体系。以职工生产作业“6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为切入点,对职工进行最基本的职业化训练,全面规范职工行为,提高职工文明素养。要制定、完善岗位工作标准,细化原有的岗位制度,形成规范的岗位生产标准体系,真正做到人人有标准、事事有标准、时时有标准、处处有标准,确保精细化管理的实现。

  落实安全防范机制

  煤矿企业要落实安全防范机制,必须在“三个完善”上下工夫:一是完善技术防范机制。煤矿企业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淘汰有安全隐患的落后工艺和落后设备,大胆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提高井下安全水平。要把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管理方法、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手段引入我国煤矿领域,不断提高安全管理现代化水平。二是健全地质测量预报机制。要发挥地质测量的预报、预防作用,落实地质测量岗位责任制度,完善测量规章制度,提高测量现场服务水平,以科学的态度深入研究地质条件的变化情况,及时对矿井近期、中长期的地质构造进行预测和安全评估。三是健全安全科技人才培养机制。要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重要标准,做到不拘一格用人才。积极做好矿井跨越式发展的人才储备工作,采用内外结合的方式,根据矿井的实际需求开办技能培训班,全方位提高职工的技能水平。全力推进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的原则,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搭建舞台。

  重视安全执行机制

  职工安全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安全执行,这就要求以完善的制度来约束不规范的生产行为。具体说来,要出台三个方面的制度:一是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二是安全责任考核制度。考核工作要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考核面前一视同仁、考核结果定期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三是安全责任奖惩制度。对安全责任落实得好、安全工作开展得好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对安全责任落实得差、安全工作开展得差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予处罚,对在安全生产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领导要给予重奖。四是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对各类事故要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进行分析、调查和处理。在分析、调查各类事故的过程中,要追究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责任,然后层层问责。对所有责任人都要追究责任,该罚款的罚款,该降级的降级,该开除的坚决开除。

  (作者系山东省汶上县义桥煤矿有限责任公司)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