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经济 查看内容

政策执行及时才会有效果

2013-8-27 22:59|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99| 评论: 0

摘要: 住建部2010年4月出台的文件中,有明确规定不得以发放VIP等方式向受买人收取或变相收取定金、预付款等费用   昨天,一条杭州市房管局叫停一切存抵活动的消息迅速在网络传开,不久就被众多开发商证实传闻属实。 ...


住建部2010年4月出台的文件中,有明确规定“不得以发放VIP等方式向受买人收取或变相收取定金、预付款等费用”

  昨天,一条“杭州市房管局叫停一切存抵活动”的消息迅速在网络传开,不久就被众多开发商证实传闻属实。

  在眼下的杭州楼市,存抵活动已经是绝大多数开发商进行降价促销的主要手段,尤以新盘最为明显,其最大的作用为可以有效的掌握“蓄水”程度和客户需求,以便在正式开盘的时候放出一个“合适”的、利润最大化的价格。

  存抵叫停的消息一出,即引发了业界和众多网友的热烈讨论,为什么要取消?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叫停?是要求开发商直接打折吗?

  官方给出的答案多少让人觉得有些意外,“这是执行去年住建部下发的相关通知”。

  那是2010年4月19日住建部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监管完善商品住房预售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要求:“未取得预售许可的商品住房项目,房地产开发企业不得进行预售,不得以认购、预定、排号、发放vip卡等方式向买受人收取或变相收取定金、预订款等性质的费用,不得参加任何展销活动,并严格按照预售方案申报价格,明码标价对外销售。”

  为什么一年多前的政策要到现在才开始明令执行,房地产市场的调控这几年可以说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但每次都被称为空调,原因在哪里,我想最大的原因可能就在于执行不力。

  每次国务院、住建部、银监会等相关部委出台新政,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为了自己的利益就采取能拖就拖、避重就轻、甚至阳奉阴违的做法。

  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开发商的胆子越来越大,对调控越来越免疫,不断的挑战政策,打擦边球,让调控真正成为空调,甚至让调控成为了房价暴涨的理由。

  如今市场被“限”了,而且中央也一再表态要持续,面对目前的局面,到底谁受益了?购房者吗?一大批刚需和改善型被误伤;开发商吗?销售不力,资金压力越来越大;地方政府呢?大量的地方债务和大幅减少的土地收入。谁都不好过。

  存抵活动的叫停主要影响的是开发商促销手段的调整,但目前更重要是主管部门对市场及时有效的监管,包括已经出台已久的预售资金监管、预售证领出后三天内必须开盘的大限以及一次性开盘必须三万方以上等等。

  或许这样可以让调控走上正轨,让市场各方共赢。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