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经济 查看内容

保障房博弈第二局:央企想干但拿不到项目

2013-8-27 23:09|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49| 评论: 0

摘要: 保障房建设   从欢迎,到迟疑。   地方政府对于央企参与本地保障房建设态度复杂。   7月17日,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王晓齐在首届保障房论坛上表示,央企无论企业资质、资金实力、施工和建筑能力等方 ...


保障房建设

  从欢迎,到迟疑。

  地方政府对于央企参与本地保障房建设态度复杂。

  7月17日,国资委规划发展局局长王晓齐在“首届保障房论坛”上表示,央企无论企业资质、资金实力、施工和建筑能力等方面都很强,但是目前央企在很多地方拿不到项目。

  住建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孙新春在上述论坛上表示,截至6月底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已经开工56.6%。

  在一个月之内,地方保障房建设开工率从34%陡然提高到了56.6%,地方政府已经暗窥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玄机,这也让打着“钱多”旗号的央企,在地方政府面前失去了很多吸引力。

  第三方力量

  王晓齐表示,国资委也通过在央企的经济增加值考核中,剥离保障房项目造成的资金占压和利润率降低等方式,鼓励央企不断加大保障房建设的任务。

  “保障房建设的毛利润仅有1%—1.5%,只能保证不亏损。”王晓齐表示,“不过,央企参依然非常积极的参建保障房。”

  日前,中建地产董事长李百安在出席某论坛时介绍,上半年,中国建筑新增的保障房项目规模为1046万平米。

  随后,中国建筑还将持续加大保障房建设的力度,预计市场份额扩大到全国市场的3%,成为中国最大的保障性住房投资建造商。

  不仅如此,记者了解,保利集团、首开集团、中国铁建、中国中冶等房企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保障房开发、扩大保障房建设规模。

  中原地产市场总监张大伟介绍,不管是央企还是民企,作为企业,其盈利性的本质是一致的,而央企大量的增仓保障房,社会责任感是一方面,但根本上还是保障房背后的利益链。

  上述接近住建部的人士透露,在年度保障房开工任务的压力下,住建部已经对保障房建设进行政策研究,破解保障房建设的资金难题,确保保障房的任务顺利完成。其中的政策主脉络,是通过相关政策吸引社会机构、资金参与,合力共建保障房。

  虽然具体的推荐社会机构参与保障房的政策并未发布,但是房企早已嗅到了保障房建设的巨大商机。记者了解,万科、珠江地产等各路房企纷纷表示,将做大保障房业务。

  由于民营企业可操作的空间更大,很多地方政府更喜欢与民营房地产企业合作,而随着民营房地产企业介入,央企这股非地方、非市场的“第三方力量”,在地方政府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当中,角色也在悄然变化。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