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经济 查看内容

经济持续增长亟待生产性投资发力

2013-8-27 22:5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39| 评论: 0

摘要:   在主动宏观调控下,我国经济增速虽有回落,但是仍然保持了较高的速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9.6%,二季度GDP环比增长2.2%。   这一数据超过了此前市场的预期,也进一步证明了市场所 ...

  在主动宏观调控下,我国经济增速虽有回落,但是仍然保持了较高的速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GDP同比增长9.6%,二季度GDP环比增长2.2%。

  这一数据超过了此前市场的预期,也进一步证明了市场所担心的经济“硬着陆”风险言过其实。那么上半年我国经济究竟交出何种答卷,今后将继续朝向什么方向前行呢?

  经济未曾过热 “着陆”无从说起

  连续数月的PMI下滑,以及工业生产的回落和消费难有起色,使得人们对我国经济的放缓产生担忧,因而也产生了“硬着陆”还是“软着陆”之争。

  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超愚告诉记者:“我国经济增长幅度的回落不会太大,不存在硬着陆。中国经济增速还是相对较高,预计GDP增速全年在9.5%以上。三季度可能会与二季度持平,四季度会有所回升。”

  这一观点也说明了当前经济处于“软着陆”。然而,郑超愚认为,实际上不存在着陆的问题。只有在经济过热的前提基础上,才会出现软着陆或硬着陆的问题。

  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率先复苏,虽然2010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11.9%,但是我国还是处于经济复苏的过程中,只是恢复性增长而不代表经济过热。

  从上半年我国经济的表现来看,认为我国经济已经完全复苏实现正常化快速增长的观点有些过于乐观。郑超愚认为,从实体经济、有效需求、制度性的经济增长判断,很难说中国经济复苏已经完成,趋于正常化,最多只能说基本正常化。

  此前市场对“硬着陆”的担忧,除了看到我国经济放缓的因素之外,当前通胀压力的增加也是一大考虑因素。然而,郑超愚告诉记者:“当前通胀不单是货币流动性的问题,而是综合性的问题。不仅有国内的因素,还有国外的因素,单从物价的上涨反过来推导出物价高因而经济就过热了,治理通货膨胀的措施是为了抑制经济过热,这是不正确的。”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