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鹤壁市CPI高位运行 控制物价压力大
河南省鹤壁市地方调查队的价格调查结果显示,今年前5个月,鹤壁市物价与去年同期相比平均上涨5.1%。其中,5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月回落0.5%;与去年同月相比,上涨5.3%,涨幅比上月(104.9)回落0.4个百分点。可以看到,上半年鹤壁市CPI(消费价格指数)在高位运行,后期控制物价上扬的压力依然存在。 今年前5个月CPI变动特点及成因 特点: 1.物价总水平在高位运行 在宏观经济回暖带动下,鹤壁市物价总水平在经过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回落后,从2010年下半年起逐渐进入上升区间。进入2011年,物价同比上涨趋势更加明显。2011年1月~5月,居民消费价格平均上涨5.1%,1月、2月、3月、4月、5月同比涨幅分别为4.8%、5.3%、5.4%、4.9%和5.3%。这说明2011年前5个月物价在高位运行。 2.八大类五升三降 从构成CPI的八个大类来看,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征。其中,价格上涨的类别(今年前5个月累计比,下同)为:食品类上涨10.6%,居住类(建材)上涨8.0%,衣着类上涨4.6%,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0%,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1.6%。价格下降的类别为:烟酒及用品类下降0.8%,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下降0.7%,交通和通信类下降0.2%。 成因: 1.全市CPI呈上涨趋势,食品价格上涨带动物价整体上涨 从内部结构来看,食品类价格的上涨对全市CPI的影响最大。1月~5月,食品类各月同比涨幅分别为9.4%、10.7%、10.8%、10.3%、11.6%,前5个月平均上涨10.6%,拉动物价上涨 3.03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的60%。食品类价格上涨成为拉动鹤壁市CPI上涨的主要因素。 食品类价格上涨的主要特点 第一,粮食价格持续上涨。今年1月~5月粮食价格持续上涨,累计上涨10.6%。这一方面是受到国家提高粮食收购价格和种粮成本不断增加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受到国际粮价大幅上涨的影响。我国粮食价格存在输入性价格上涨因素,食品加工成本的上涨也导致粮食销售价格上涨。 第二,肉禽及其制品价格持续上涨,且涨幅较大。 1月、2月、3月、4月、5月肉禽及其制品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15.2%、22.1%、22.8%、27.1%和32.8%,前5个月平均上涨24%,拉动物价上涨1.35个百分点,占CPI总涨幅的18.9%。全市肉价从2010年7月起持续上涨,原因一是2010年前期肉价下跌,导致生猪出栏量增加,后期存栏量下降;二是养殖成本增加带动肉价上涨;三是饲料价格连续上涨,年内成品油价格两次上调,养殖户和商户的生活成本、生产经营成本不断增加。 2.工业品价格上涨,抬高了消费品总体价格 工业品和各类商品的价格上涨对居民消费价格的抬高作用逐步显现。1月、2月、3月、4月、5月鹤壁市工业消费品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3.0%、3.0%、3.0%、2.4%和2.4%,前5个月平均上涨2.76%。 中药材及中成药、首饰、车用燃料及零配件、建材、衣着材料、水电燃料等工业品价格均有所上涨。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