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立区怎能缺少绿色建筑
坚持“环境立区、生态立区”的发展理念,苏州工业园区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方面成绩显着。近年来,在加快开发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同时,苏州工业园区也更加注重建筑的节能降耗问题。 前不久,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开展了评选绿色建筑的活动,缤特力通讯、吉田建材、格兰富水泵、晋合置业等4家企业被评为首批绿色建筑的金、银奖。通过政策引导、绿色宣传和示范项目带动,苏州工业园区在建筑节能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多家企业的建筑获得LEED认证 LEED是国际公认的第三方绿色建筑认证体系,由美国绿色建筑协会建立并推行。LEED成功的商业运作和市场定位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认可,如今它已经成为全球默认的主流绿色建筑评级体系,得到全球不同气候带国家的认可。 目前,苏州工业园区已经有多家企业的建筑获得了LEED认证。这其中就包括缤特力通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卡特彼勒(苏州)有限公司、史赛克(苏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等。 刚落户苏州工业园区时,缤特力通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就按照美国LEED绿色节能建筑的设计要求,对建筑进行了全新设计。在园区管委会举办的第一届“绿色建筑奖”评选中,这家企业获得了唯一金奖。 在生产厂房的屋顶,公司安装了10个巨大的天窗,以最大限度使用自然光,减少照明用电。同时,厂房顶部还设计了近1万平方米的雨水收集屋面,收集后的雨水用于灌溉。采用高性能隔热材料,使用高效锅炉和高效制冷机、变风量空调机等措施,也有效降低了建筑能耗。此外,公司还优化了照明配电密度,采用自动化光感和定时照明控制系统。通过这些措施,企业每年可节约能源成本70多万元。 2006年,卡特彼勒(苏州)有限公司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不仅带来了世界一流的中型装载机生产线,还将节能环保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带到了苏州,把绿色融入了工厂每一个角落。 比如,通过采用低耗水式卫生间、实施雨水再利用等,减少了40%的用水量;安装了节能冷却器和可调节式按需通风系统,相比美国制冷采暖空调工程师协会的预算,节能约27%;在厂房建造过程中,可回收材料的使用超过20%,本地材料使用率超过55%,50%以上的的木料通过了森林管理委员会(FSC)认证;75%工作区域拥有自然采光等。2010年3月,这家企业获得了美国绿色建筑协会颁发的LEED新建筑金级认证。 走进史赛克(苏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行政大楼,透过玻璃幕墙挥洒在室内的阳光将整个办公区域映衬得明快敞亮。据了解,史赛克苏州工厂生产区、办公区、展览厅乃至食堂等94%的地方都采用了这样的日光照明。 据工作人员介绍,工厂建设中充分参照了绿色建筑标准,选用了更多回收成分高的建材。公司的行政区和生产区在设计时不仅进行了全年能耗分析设计、日光照明和视野设计,还根据设计需求配备了Low-E玻璃、太阳能系统、灯控照明和调光系统等。为保证室内环境质量,工厂还增加了30%的通风量,并采用了优化新风、热舒适度设计等措施。 经过精密测算,工厂每年可减少能源成本15%~20%,每年还可减少42.7%的用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