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经济 查看内容

环评法实施8年 大建设项目屡屡以身试法

2013-8-27 22:41|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117| 评论: 0

摘要:   《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将近8年,但一些国家重点项目,地方首长的政绩工程、GDP工程,却依然漠视法律的存在,屡屡触碰法律底线要么根本不做环评,要么做了环评,却束之高阁,压根儿不按环评的要求进行污染治理。 ...

  《环境影响评价法》实施将近8年,但一些国家重点项目,地方首长的政绩工程、GDP工程,却依然漠视法律的存在,屡屡触碰法律底线——要么根本不做环评,要么做了环评,却束之高阁,压根儿不按环评的要求进行污染治理。近期,环保部发出的一系列整改决定书,直接点了一些大项目的名,使这个问题闯入公众视野。。

  几天前,环保部向津秦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发出《责令整改违法行为决定书》。因为这家公司在津秦铁路客运专线的施工中,改变原有设计,却没有按法律规定,重新进行环评。

  就在10多天前,无锡市轨道交通发展有限公司也收到了环保部发出的《责令整改违法行为决定书》。原因是:环保部还没有批复该公司提交的环评报告,该公司就开工建设无锡市城市快速轨道2号线。

  大项目漠视环评法的案例,不仅来自环保部的披露,就连审计署的审计公告中也有相关内容。5月20日审计署公告了17家央企的财务状况,其中,有多家央企都存在大项目未批先建的问题。比如,中国铝业自建和收购的10个电解铝、氧化铝等项目,就未经国家核准或未通过国家环保验收,截至2008年底,项目累计投资92.81亿元。这些项目可能会因触犯国家法律而遭遇停产、停工,国有资产面临损失。

  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主任熊跃辉负责此次对津秦铁路客运专线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在他看来,大项目敢于挑战法律的严肃性,一方面,项目的建设单位认为,“自己是重点项目,即便违法了,环保部门也没有办法。已经开通的铁路、公路,难道还能停下来吗?”另一方面,在一些地方,环境保护还是抵不过GDP,有的地方长官就在为违法项目撑腰。

  违法的大项目,上马就停不下来?

  据介绍,此次被环保部责令整改的津秦铁路客运专线,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的一部分。这条专线由铁道部和天津市、河北省合资建设,路长261公里,投资总额338亿元,建设工期4年,2008年开工。开工前,为减少拆迁范围,应地方政府的要求,建设单位对河北滦县境内的部分线路进行了调整,变更线路达24公里。

  按照环评法的有关规定,设计和施工变更后,应该对项目重新进行环评,但津秦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方并没有向环保部门提交新的环评报告,直至有群众向环保部举报。

  据介绍,因为线路调整,沿途可能有更多的村庄会受到铁路噪音的影响。这些村庄的噪音问题如何解决,需要有新的环评方案进行评估,并提出降噪方案。

  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主任熊跃辉透露说,环保部对津秦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发出的整改决定要求,该公司必须立即停止津秦客运专线的建设,在环保部批复新的环评之前,不得擅自恢复建设。近期,环保部还将赴津秦铁路客运专线的建设现场,检查该项目是否停工,等待环评批复。

  环评法已经实施了8个年头,为什么还会出现如此漠视法律的现象?熊跃辉说,像津秦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这样的建设单位,不可能不清楚法律的规定。他们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赶工期——这条铁路的施工期是4年,要停下来等新环评批复,肯定会影响工期。另一方面,像铁路、公路、电网等与民生相关的项目,在违法方面会更有恃无恐,建设方几乎都存有这样的侥幸心理: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环保部门是叫不停的。

  按照环评法的相关规定,违反环评法的建设项目,必须停止建设;已完工的,也要停止运行。而这一条,对公路、铁路、机场等民生工程约束力较弱。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