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建筑报社开展专项教育活动预防新闻“虚”症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工作者必须恪守的职业准则。”“只有坚持深入一线,才能获得第一手资料,才能亲自核实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在中华建筑报社日前组织开展的“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简称杜绝虚假报道专项教育活动)中,该报社的采编人员畅谈了对新闻真实性的看法。 3月1日下午,中华建筑报社组织北京总部的全体员工开展了杜绝虚假报道专项教育活动,学习了其他新闻媒体坚持真实报道的经验。结合工作实际,几十名新闻工作者畅所欲言并达成共识:要严格遵循新闻报道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的原则,杜绝报道、传播虚假新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树立新闻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在媒体竞争不断升级的今天,新闻工作者要将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放在首位,不能盲目追求经济利益,不能以虚假、夸大的报道博取读者的关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严把新闻源关口,多渠道核实报道内容,对新闻事件进行甄别。 在此之前,中华建筑报社还专门召开了驻地机构工作会议,组织各驻地机构负责人认真学习全国新闻战线杜绝虚假报道专项教育活动相关文件,并就杜绝虚假报道向各驻地机构提出要求。各驻地机构负责人除了认真学习杜绝虚假报道专项教育活动相关文件外,还分析了近期被新闻主管部门通报批评的几起新闻媒体违规违纪典型案例。与会人员表示,要引以为戒,坚持真实、客观、全面报道原则。中华建筑报社总编辑邓千强调,各驻地机构远离报社总部,在新闻采访中更应具备较强的政治鉴别能力和新闻业务能力。只有不断增强责任意识、纪律意识和职业操守意识,才能远离浮躁和虚假,将新闻做实。 除了认真开展杜绝虚假报道专项教育活动外,中华建筑报社的采编人员还在实际工作中积极践行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要求,坚持深入建筑工地、走近一线工人,报道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感的事实。2011年春节期间,中华建筑报社记者李忠民、于飞、邱莎等人放弃了节日休息,深入建筑工地,完成了《新春走工地》系列报道,记录下建筑业农民工在工地上过春节的真实情况。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报刊记者站管理办法》《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和杜绝虚假报道专项教育活动的要求,中华建筑报社日前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完善驻地机构管理制度的通知》,制定了《驻地机构人员聘用管理办法》,以严格新闻纪律,规范采编工作流程,落实稿件分级审核制度。今后,中华建筑报社将把驻地机构开展杜绝新闻报道专项教育活动的情况与年终考核结合起来,坚决杜绝虚假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