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将每年对城市饮用水做一次全面检测
去年7月1日起我国开始强制实施新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检测标准从原来的35项增加到106项。又一个夏天用水高峰期即将来临,饮用水安全又一次成为民众关心的焦点。饮用水检测指标项目的增加体现了国家对饮用水安全的重视。进一步让尽可能多地方的饮用水能纳入监测体系,可以让检测结果真正影响供水卫生安全的措施,让检测数据公之于众促进全民监督。 今年,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要求,湖南生活饮用水的全分析,只检测102个项目,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等4项不需要做检测。全分析指《标准》规定的全部水质指标,但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暂不作要求。 为什么呢?曹朝晖教授说,因为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在湖南的出厂水里从未检测出过,这两虫在北方的水域发现过,在湖南还没有发现。放射线性指标的检测,与核能发展有关,湖南这边暂时还没有核能,所以也暂不做检测。
目前,14个市州还只有长沙能做常规指标42项的检测,其余地方还不能全部做完。曹朝晖教授说,没有能力检测的地方,将由县级疾控部门申请,由市级或者省级疾控部门来完成。目前,湖南省疾控中心能做除了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之外的其余104项指标的检测。 没有纳入监测网络的县市区怎么办?曹朝晖教授说,市级以及省级疾控部门会进行指导检测。同时民众使用饮用水时,最好烧开后再饮用。
对于城市饮用水中市政供水的末梢水,俗称的“水龙头水”,省会长沙设置40个监测点;地级市城区设置20个监测点;县政府所在地城镇设置10个监测点。学校监测点比例不低于10%。要在10%监测点1年进行1次全分析,90%监测点在枯水期做1次常规指标检测。 城市饮用水中自建集中式供水的出厂水,省会长沙、地级市所辖城区和县政府所在城镇,至少将3个水厂纳入国家监测网,不足3个的,全部纳入;尽量选取不同水源和净水工艺的自建水厂;每个水厂设置1个监测点。要求1年要进行1次全分析,枯水期做1次常规指标检测。 城市饮用水中自建集中式供水的末梢水,每个水厂设置1个监测点,要求在每个监测点1年要进行1次全分析,枯水期做1次常规指标检测。 城市饮用水中二次供水,省会长沙、地级市和县政府所在城镇,至少将10个供水设施纳入国家监测网;其中应至少包括1个学校供水设施;每个供水设施设置1个监测点,位于水箱出水口处。要在10%的监测点1年进行1次全分析,90%监测点在枯水期做1次常规指标检测。
湖南省疾控中心负责全省饮用水卫生监测的技术培训、质量控制工作,并承担辖区内水质全分析中非常规指标的检测工作。 湖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要求,各市州和县市卫生监督机构要组织开展饮用水情况摸底调查,全面掌握本辖区内生活饮用水本底数据和基本情况;重点负责完成辖区内饮用水卫生监督检查和水质消毒剂余量、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pH的现场快速检测,负责结果的网络填报。
除了检测能力欠缺之外,经费不足也是个问题。李俊华表示,相较过去,新的检测项目增长了2倍,做一个全分析将近2个月,费用约2.5万元,“在目前情况下,不敢放开手脚全面铺开,人员方面、设备方面、经费都不够”。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