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河西城区结束了污水直排历史 实现全面截污
摘要: “原来从闸口直接流进湘江的污水跟小瀑布似的,一天到晚哗哗流,现在都断了流!”五一小长假,与同学重游潇湘风光带,宋建良眼前一亮有了新的“发现”。宋建良的意外“发现”可谓是岳麓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成效的直 ...
“原来从闸口直接流进湘江的污水跟小瀑布似的,一天到晚哗哗流,现在都断了流!”五一小长假,与同学重游潇湘风光带,宋建良眼前一亮有了新的“发现”。宋建良的意外“发现”可谓是岳麓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成效的直观表现。近五年来,围绕“两型”社会建设主题,岳麓区以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为载体,以污染减排为抓手,不断加强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不断深化环境管理和环境创建,基本实现了原生态全保护、污染全治理、监管全加强、创建全覆盖、机制全创新,区域内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在洋湖湿地科教区,这座再生水厂掩映在各种植物中,连厂区内的办公大楼大斜坡式的屋顶也铺满花草,与近在咫尺的洋湖湿地生态公园相得益彰。占地85亩的厂区四周是240亩人工湿地,蜿蜒的道路在景观河道、水上栈道、中心桥、中心广场之间穿插,也让这个日处理规模4万吨的污水处理项目,具备了全省创新性示范工程、“两型”科普教育基地和市民休闲游玩的公园等多重身份。城市污水进入洋湖再生水厂,经过几道工序的前期处理后,便顺着模仿自然环境的河道被送到分别种植有鸢尾花、美人蕉等植物的围池,利用这些特定草本植物具有的对污染物质的吸附净化功能来处理污水,降低了化学物质在污水处理中的使用量,同时也将污水处理流程打造成了生态化的自然景观,实现了科学技术与美学体验的完美结合。 “这是全省首次采用‘MSBR+人工湿地+自然湿地’的生态治污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具有投资少、管理维护方便等优点。”湖南先导区洋湖再生水有限公司生产技术部负责人王文明告诉记者。湖南先导洋湖再生水厂是岳麓区的又一重大生态环境工程,也是政府践行雨污分流、治理污水先行的“两型”社会建设示范工程。
在“大保护”中,岳麓区始终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大于2公顷的湿地、相对高差大于30米的山包得到保护,改变了以往“遇山挖山、遇水填水”的掠夺式开发建设;在“大退出”战略中,岳麓区通过实施“退二进三”战略,充分发挥污染减排倒逼机制作用,积极推进坪塘老工业基地退出,加快滨江片区旧城改造,大力推进畜禽养殖退出;在“大修复”战略中,岳麓区先后关闭非煤矿山企业21家,规范整顿27家,顺利完成天马山景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整治、麓山景区提质改造、橘子洲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在“大治理”战略中,岳麓区相继开展两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实施“碧水”、“蓝天”、“静音”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方面的八个大项55个子项目;在“大建设”战略中,岳麓区在全省率先制定了绿色GDP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体系为百分制,考核对象为长沙市岳麓区全区各街道(镇)、区直部门,考核内容分为绿色产业、绿色投入、节能减排等8大类,每大类都制定了详细的考核标准和细则。除工作体制建设外,五年来,岳麓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和坪塘再生水厂和莲花、雨敞坪两家集镇污水处理厂相继投入运行,结束了岳麓区无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历史;在“大投入”上,岳麓区逐年加大投入力度,争取上级支持,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资金保障。
|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