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城镇化 查看内容

山东省枣庄市中区新型城镇化纪实

2013-8-27 20:37|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23| 评论: 0

摘要:    高点定位绘美景 枣庄新城凤鸣湖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中区按照市委、市政府 枣庄市中心城区的东部核心区、全市商业的中心区、城市转型的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和老城做新、新城做靓、同城化发展的要 ...

  高点定位绘美景


枣庄新城凤鸣湖

  近年来,山东省枣庄市中区按照市委、市政府 “枣庄市中心城区的东部核心区、全市商业的中心区、城市转型的示范区”的发展定位和“老城做新、新城做靓、同城化发展”的要求,把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城市转型的重要内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运行,着力做靓城市,做优环境,努力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精心打造宜居、宜商、宜游城市。

  突出规划引领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这个区坚持规划先行,按照超前性与可行性相统一、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相统一的原则,努力做到在规划上下工夫、出精品,引导城乡建设提升品位,形成特色。聘请苏州空间建筑设计院、天津园林规划设计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知名院校,高水平完成了市中新区总体规划、4平方公里城市空间设计以及道路、管线和项目建设修建性详规,努力打造彰显江北水乡特色,园林式、生态型、现代化城市新区和鲁南明珠。配合市里编制了城区北部、中西部和南部26.8平方公里的控制性详规,扎实推进城市更新规划,基本实现城区详细规划全覆盖。

  科学编制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农村住房建设与危房改造规划、农房集中连片建设修建性详细规划“三大规划”,对全区111个行政村合并建成41个新型农村社区,进行了修建性详规设计,初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城乡规划体系。

  突出新区建设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坚持“统一规划、科学定位,突出特色、分步实施,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原则,按照先营造环境、后带动开发建设的路子,启动了市中新区的规划建设。投资4亿元,实施枣庄全民健身中心(东湖公园)建设,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落成开放,这是全区近年来实施的影响最大、最得民心的重大工程,一举改变了城市面貌和发展格局,成为枣庄中心城区的标志性景观。为进一步加快新区开发,投资30多亿元,开工建设东湖明珠、金泰御苑、东湖阳光、湖西景苑等住宅开发项目,总开发面积达200万平方米。总投7亿元的鲁南水城·枣庄老街一期古建筑群已竣工,二期10万平方米已具备使用条件,成为全区首个国家AAAA级景区。投资7000万元,配套完善城市新区道路、供电、供热、供水、燃气及污水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衡山北路、龙头西路、建华西路、龙城路等道路工程已完成部分路基、综合管线施工,拉开了新区发展框架。

  突出棚户区改造

  提升城市品位和档次

  坚持 “把握节奏、点线结合、建成精品”的总体思路,健全完善市里主导规划、区里主导运作征收、街道组织宣传解释做群众工作、企业共同参与建设的运作模式,千方百计加快棚改步伐。

  一是在项目规划上,所有棚改项目规划,由市规划局统一委托国内外知名设计单位进行高标准设计,统筹考虑城市景观、交通出行、设施配套等,大型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邻里中心、活力街区、文化创意园区等要素,变“城市建设”为“城市经济”。

  二是在招商融资上,区财政注资1.1亿元,成立枣庄东城棚改运营公司作为融资平台,通过银行融资、招商引资等方式,建立政、银、企合作的多渠道筹融资体系,撬动资本市场,加快资金融集步伐。目前已累计吸纳社会资金35亿元。

  三是在房屋征收上,组织人员深入棚户区宣传棚改政策、动迁措施和安置方案,严格规范核查摸底、评估、公示等工作流程,依法征收、阳光征收,加快征收进程。四是在回迁安置房建设上,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原则,严把施工队伍、建筑材料、建设程序和施工质量关,确保百姓按时住上放心房、满意房。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实施房屋征收面积230万平方米、18126户,开工建设回迁安置房19278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