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破茧成蝶”旧城改造让城市旧貌换新颜
兰州,又名金城,不可否认,这是一座有着古老历史和沧桑经历的城市,然而,也正是因此,在很多外地客眼里,兰州就像那旧日发黄的相片。“这真的是兰州吗?真是太美了!”在兰洽会上,南方来的外地客商林先生发出了这样的感叹,而这声感叹也代表着众多越来越了解兰州的外地客的心声。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取代了以往低矮破旧的平房,而瞅准旧城改造带来无限商机的客商,越来越多地涌向了兰州……这一切,都在向人们宣示:旧城改造,正在让兰州“破茧成蝶”! 旧城改造让庙滩子不再“偏远”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旧城改造无非“拆了又建”,房子变新了,生活环境却依然如故。不过,自庙滩子片区整体实施旧城改造以来,人们发现,旧城改造并不是想的那样简单。从对整个区域环境的重新规划、大手笔建造花园式的住宅小区,到为方便人们出行,在黄河上架起了将庙滩子与繁华的张掖路直接连起的元通大桥,一举一动无不涵盖着政府和开发商对居住环境升级的强烈心愿。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元森地产营销策划总监何淑芳说:“黄河北庙滩子这一片其实离市区并不是很远,在黄河边也是一个很好的位置,但是为什么人们总是觉得这边很偏远呢?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交通问题。”何淑芳告诉记者,元森地产修建的元通大桥就是要把庙滩子乃至九州的交通与南岸相连接,以后的出行问题都将缓解。 据了解,目前,元通大桥的建设进展顺利,主桥墩已建成。本年度施工总体计划完成主桥悬臂现浇箱梁施工,力争10月底实现主桥连续箱梁合龙的节点工期计划目标。 和庙滩子片区一样,位于东岗的范家湾城中村改造,以及青白石的整体改造也都在进行中,青白石改造项目甚至请了国内著名的规划大师王志刚做规划。可以说,越来越多的旧城改造项目都在通过良好的功能组织和城市形态设计,准备做成集聚人气,融合生态、景观、文化等多项功能的花园小区,创造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为民解忧是真正的民生工程 2011年,市委、市政府研究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城中村改造工作的意见》提出,从2011年开始到2013年底,我市力争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61个城中村的改造,在进行无形改造的基础上,全面完成旧房拆除、安置房建设、社会保障落实三大主体任务。继2011年在第十七届兰洽会上推出14块旧城改造的项目之后,今年的兰洽会,城关区再次推出辖区23块待开发改造的旧城区,以待投资者“相中”建设新型小区。这些项目一经推出,就引起了众多投资者的关注,成了客商关注的焦点。 在城关区大力推进旧城改造的同时,安宁区、七里河区、西固区也都在大力推进城中村改造。而西固区独具特色的城中村改造更是值得一提,从马耳山的玫瑰小镇,到在建中的西固村、小坪村等等项目,无不极具特色。 事实上,在兰州旧城改造的大步伐中,项目改造的同时必然会考虑到城中村居民的生活保障,可以说,城中村的新居民们,除了享受跟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环境,他们的生活也一样得到了保障。就像东岗范家湾城中村村民肖先生所说:“既让我们有了舒适的生活环境,又解决了我们这些人的后顾之忧,城中村改造是真正的民生工程。” 兰州向“花样城市”大步迈进 近年以来,兰州市先后建成了银滩湿地公园、城关区的市民广场、河北的龙源等,扩建了体育公园,将其建成一个综合性的文化体育广场,并不断地完善改造黄河风情线。可以说,兰州的生态环境有了质的飞跃,城市已露出了温婉的气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旅游者。 从某种意义上讲,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历史是破旧立新的历史。旧城改造所带来的,除了表面上的变化外,其对城市发展的提升作用也不容忽视。在记者的采访中,一位开发商说,旧城改造是对城市功能的重塑,是对这个城市的整体面貌的重新规划,改造之后,我们这个城市能够整齐、美丽,又能让经历改造的每一个人都能体会到改造所带来的生活享受,更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兰州。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