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发展蓝图 建设大美河南鹿邑
12月13日上午,河南省鹿邑县城市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征集会议召开。该规划由河南省规划设计院、深圳市城市空间设计院等7家单位共同制定,这不仅为鹿邑2011年-2032年城市总规划修编奠定了坚实基础,也预示着鹿邑新型城镇化将在新一轮规划领域里全面提速。 近年来,鹿邑县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各项社会事业同步跟进,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建设步伐日益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格局初现。该县曾获得中国民营经济最具活力县、河南县域经济发展“十快”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等多项殊荣。在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鹿邑再次吹响跨越发展集结号。 科学规划 绘发展蓝图 鹿邑位于河南省东部,有老子故里之称,辖区面积1245平方公里,共24个乡镇,人口116万。鹿邑不仅是河南省直管县,也是全省粮食核心生产区,在中原经济区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方面政策优势突出。 近年来,鹿邑县规划局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立足实际、精心谋划,为鹿邑城乡全面协调发展绘制科学蓝图。鹿邑县规划局局长陈志介绍说,目前,按照既定规划,在“城市活县”战略引导下,鹿邑大力推进中心城区建设,按照“东联、西延、北拓”的发展方向和“四区联动、组团发展,涡河为轴、一线展开”的四点布局,突飞猛进的抓城市建设,使鹿邑县成为城市发展史上投资力度最大、品位提升最快的县城。 据了解,2010年,鹿邑县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年均增长30.1%,鹿邑县中心城区面积由2005年底的18平方公里拓展至35平方公里,中心城区人口达26万,城镇化率达38%。 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鹿邑早在2004年就对县城总体规划(1994年)进行了修订,“东连、西延、北拓、南控”成为鹿邑县城的发展方向,城市总体规划布局为“一心、一轴、四区”,即以老城区为中心,以涡河景观带为发展轴,以老城区东部为文化旅游区,以西部为行政办公区,以北部为产业集聚区,以老城区为居住商贸区。 自2007年以来,鹿邑县城规划确立以创建生态城市、卫生城市、旅游城市、文明城市、文化城市为目标,确立了“城市抓水”、“ 旅游抓香”、“工业抓园”、“农业抓养”的工作指导思想,理清了城市发展的思路。按照既定的发展方向和总体城区规划要求,编写了新区行政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产业集聚区总体发展规划和城市棚户区改造3年规划。 陈志透露,鹿邑把高起点编制和执行县城发展规划放到首位,按照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聘请同济大学、中国城市建筑设计院的城市规划专家编写鹿邑县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突出“一区一色、一街一景”的特色,并将老子文化融入城市建设。 鹿邑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生态规划理念,坚持将人性化理念贯穿到整个城市发展的规划设计中,并以群众的适应性、满意度等指标作为评价城市发展规划方案的可行性标准,广泛进行社会调研做到科学规划、民主决策,全面推动人与城市共同发展。 在新形势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确定的基本原则,鹿邑县以新产业集聚区建设为依托,适当开发老城区;以整体性为原则,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建设,提高老城区土地利用率。
全力建设 绽古城新韵 2007年以来,鹿邑县委、县政府累计投资11.5亿元,持续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目前,鹿邑城区已形成“七横七纵”的城区主干道路框架,城区主次干道34条,总长157公里,道路面积达212万平方米。另外,鹿邑还斥资6400万元完善了城市供水工程,6126万元建成城市污水处理厂,4616万元建设了垃圾处理场。县城绿化覆盖面积达641公顷占绿化覆盖率的36%,公共绿地554公顷绿地率达31.1%。 2009年以来,按照“产城融合、产城一体”的思路,鹿邑县强力完善产业集聚区功能建成了产业集聚之城,进一步拉大了城市框架,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产业支撑。 截至目前,集聚区基础设施累计投资超过10亿元。商贸功能区、综合服务区规划建设已经完成。职工食堂、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职工教育培训中心等一应俱全。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总数达78家,实现产值81亿元,利税8.5亿元,安排2万多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近年来,鹿邑十分注重城市品位的提升,先后建成大批住宅小区和商贸城。一些大型城市建设项目正在加紧施工。城市发展“三分建设,七分管理”。2007年,鹿邑县城市管理局成立,将县建委主管的绿化队、环卫队、公交办分流出来,与城管监察大队一起归属城市管理局。 紧接着,鹿邑先后出台了城市管理暂行规定、城区道路交通管理暂行规定、建筑垃圾弃土管理暂行规定等规范性文件,使城市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坚持“重治严管、疏堵结合”的方针,实现了城市精细化管理。 为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及管理水平,县委、县政府每年都进行一至两次环境整治大会战,以打造净、美、亮、雅、整洁有序的卫生城和文明城为目标,重点治理城市脏、乱、差,使鹿邑一年更比一年美,一年更比一年靓,为居民创造了一个舒心、和谐、健康、温馨的城市生活环境。 与此同时,鹿邑还积累探索新农村社区建设经验。选取玄武镇、宋河镇、太清宫镇、试量镇、辛集镇等具有典型特点的乡镇和村庄作为城乡统筹试点。如玄武镇新农村第一社区按照结构合理、外观雅致、环境优美的要求,做了详尽规划和高水平设计。建成后的玄武镇新农村可整合桥北等9个行政村,节约10020亩建设用地。 在基础设施方面,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2800公里,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扎实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新打维修机井1086眼,解决了6.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农村社区都统一配建了供水、供电、道路、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中心小学、标准卫生院、文化大院、休闲广场和便民超市等公共服务设施。 鹿邑近年来坚持每年办好10件关于民生的实事,用于教育、科技、文卫、社保的财政支出明显提升,城乡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2.1倍和1.9倍;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2000元/年和1200元/年,敬老院累计新增床位1838张,集中供养率由9%提高到了42%。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