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人物 国外建筑师 查看内容

马努·纳瓦罗:我是一支离弦的箭

2013-8-27 13:2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612| 评论: 0

摘要:   2009年,西班牙建筑师马努纳瓦罗(以下简称马努)第一次来到中国,他形容这次旅行将他如离弦之箭一般,毫不留情地带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从此我便离开了往日平静的世界,曾经的我在真实的世界和我所理解的世 ...

  2009年,西班牙建筑师马努·纳瓦罗(以下简称马努)第一次来到中国,他形容这次旅行将他如离弦之箭一般,毫不留情地带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从此我便离开了往日平静的世界,曾经的我在真实的世界和我所理解的世界之间无数次挣扎和徘徊。现在回忆起来,那是我人生中最难释怀的一段时光。”

  对于全球各地的建筑师来说,中国最吸引之处在于其与世界各地的关联越来越密切,对于马努也是如此。“在中国,一切都在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且仍然还有大量潜力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去完成,去反思。”

  正是这股力量深深地吸引了马努,使他决定和几个朋友一起在中国做项目。这条路走得颇为艰辛,在历经无数次失望之后,马努的方案终于在一次设计竞赛中脱颖而出。这个体量庞大的项目正是位于著名的王府井商业街,并在2012年度入选最优秀十大商业建筑的王府井综合体。


马努·纳瓦罗

  紫禁城旁的商业综合体

  纬度建筑在成立之初,对于文化类项目曾倾注了很多心血和努力,“那些我们参与落成的项目给予了我们更为强大的专业知识背景。2008年以来,我们将设计路线延伸到综合体——这一城市的重要组成部件,这或许是源于我们对未来更大图景的展望。”

  2010年初,纬度建筑获得了王府井综合体设计竞赛一等奖。胜出的原因,马努将其归结于对王府井大街公共流线的整合及对综合体内部空间的思考。


王府井综合体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很多综合体项目均以失败而告终,失败的原因在于它们远离街道,导致公共活动无法顺利引入。在王府井综合体的设计中,设计师将大量的精力都放在公共功能和私用功能的全面整合上,确保室内流线和路径的顺畅。整个综合体共分为五个外立面:东、西、南外立面为住宅,北侧外立面为酒店,一层和二层为商业空间,综合体顶部由高档私人住宅组成。这座大型综合体既可以被看成基础设施,同时又可以承载一定的人群吞吐量。

  由于王府井综合体体量庞大,所处地理位置特殊,所以关乎它的一切设计都是出自城市层面考虑的,外立面的设计皆为吸引人们进入建筑内部。“对于这个项目,我们并未单纯地把它看成一个单体建筑。从效果图上不难看出,其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的界限已经变得不再明显了,经过缜密设计后的室内外空间可以和谐并存。”

  紫禁城是北京甚至整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建筑设计。马努说他第一次参观紫禁城的时候就被它简约且磅礴的结构所震撼,仅一座城墙就打造出如此丰富的空间。“这也深深影响和指引着我们的整个设计过程。与形本身并无多大关联,而是这种简约和独特的终极体验。在这座由大型桥梁结构支撑的超大型综合体中,建筑内部(80米×80米)仅由4个主体支柱组成。这些支柱支撑着立体交通,内部商业空间及综合体顶部。顶部容纳几乎了整个别墅区,皆在体现中国胡同元素。”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