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庙等9片历史文化街区“应保尽保”
在、2011中国规划年会上,南京老城保护成为热点问题之一。昨天,快报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09年曾公示的新一轮《南京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目前已经上报审批,同时南京将可能出台“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施暂行办法”。 会上专家对于南京老城保护还出谋划策,建议除了要控制老城建筑高度和建筑尺度,还要控制老城人口容量、交通容量,控制老城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此外,针对原住民问题,部分专家认为,原住民也是历史街区的一种文化,应该适量保留。 确定夫子庙等9片历史文化街区 据了解,新的一轮《南京历史文化保护规划》2009年进行社会公示,目前已上报审批。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规划师沈俊超介绍,新规划确定从文物古迹到一般建筑物、历史建筑等各类历史文化资源3000多处,确定保护资源为1300多处。对普查和评价出来的众多历史文化资源,本着“应保尽保”原则,建立指定保护、登录保护和规划控制三种保护控制方式。 确定了历史文化街区9片(含重要近现代建筑风貌区3片),包括颐和路、梅园新村、南捕厅、门西荷花塘、门东三条营、总统府、朝天宫、金陵机器制造局、夫子庙;对天目路、下关滨江、百子亭、复成新村、慧园里、西白菜园等22片历史地段作为历史风貌区,实行登录保护,以及确定了包括仓巷在内的规划控制历史地段10片。 如何让历史街区保护落到实处,同时尺度大小、规模如何?沈俊超的报告里也透露,《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实施暂行办法》目前正在草拟过程中。而规划部门表示,此事一直有意向做,但目前仍没有落实。 控制老城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 沈俊超表示,由于对老城合理容量研究的欠缺且面临相当难度,规划仅对明城墙沿线、玄武湖周边、三片历史城区的新建建筑高度做了明确界定,但对于其他地区新建建筑高度控制要求并不明确,对老城开发总量和人口规模的控制目标也未提及。 他认为,应加强老城建设容量的控制引导,明确老城人口容量、建设容量、交通容量,控制老城建筑高度和建筑尺度,控制老城大型公共设施的建设。 同时新版保护规划确定的41片历史地段中仍然包括朝天宫、金陵女子大学等占地规模较大的文物保护单位;且老城南地区的评事街传统住宅区、钓鱼台传统住宅区和外围的龙虎巷传统住宅区、左所大街传统住宅区等未能纳入历史文化街区名录,而是作为历史风貌区进行保护。 专家称,不应过多追求历史地段的个数,应强化历史地段保护的基础工作,强化对历史地段的深入调查分析,明确各个历史地段内部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风貌建筑和其他一般建筑的占地面积比例,进一步优化调整南京的历史地段保护名录。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