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汤阴县:一年投资超十年 十年规划一年建
河南汤阴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扫描。 近日,记者一行走进汤阴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办公大楼,看到一座高标准规划的产业集聚区沙盘陈列其中,整齐的道路在沙盘中铺展开来,将城市框架拉大、再拉大,高耸的建筑物让这座古城的现代气息更加浓厚,功能明确的产业园区正被一家又一家现代化企业抢占。 随后,记者一行驱车行驶在汤阴县新修建的道路上,平坦宽阔的道路、生机勃勃的绿化带和崭新的路灯映入眼帘。记者们不禁赞叹:如此大手笔开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让汤阴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汤阴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2010年,该县基础设施累计投资12.7亿元,开工建设道路24条,桥梁5座,总长88.3公里,新增道路面积246.5万平方公里,绿化面积9万平方米,建成了长2.5公里的铁路专用线及65公里的污水管网、110千伏变压站及线网、35公里天然气入园工程。该负责同志兴奋地说:“仅仅一年时间,我们县工程建设、投资总量超过了前十年的总和,道路通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 完备的基础设施让汤阴县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的一方热土。该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有关负责同志告诉记者,如今,国内外一大批知名企业纷纷投资、入驻产业集聚区,益海嘉里、今麦郎面粉、科伦药业、东泰制药等一些企业正在汤阴县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摊开汤阴县2010年、2011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平面图,记者看到纵横交错的路网像棋盘一般,红色线条标注的2011年新建道路让这张普普通通的平面图流露着生机和活力。记者行走在该县城区内新建的中华路、光明路、文王路,真实感受着基础设施建设给这座城镇带来的巨大变化,除了赞叹,还是赞叹。 2011年,汤阴县委、县政府按照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提升品位的工作思路,继续秉承大手笔规划的原则,实施“北引南联、西进东扩”战略,构建大城市框架。今年,该县计划基础设施投资15亿元,计划新修、改造道路42条,总长61.1公里,新修城市广场2处,铺设天然气管线45公里,新增城区绿化面积10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建设项目已全面铺开,部分道路已于6月底建成完工,实现路通、灯明、排水畅通。 蓝图已经绘就,建设如火如荼。一个规划科学、布局合理、美丽宜居的新汤阴正在中原大地上迅速崛起,汤阴县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必将为县域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