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作品 规划设计 查看内容

山东省沂蒙山区创建生态文明乡村纪实

2013-8-27 11:18|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60| 评论: 0

简介:  2011年春日,山东省沂蒙山区的蒙阴县八达峪村,山头岭上桃花争艳,一派生机。在八达峪村的近2000亩林果中,农户分散在果园里建房居住,发展林沼果生态循环农业。   房在园里,林在村里;一片桃园一座房,一 ...

  2011年春日,山东省沂蒙山区的蒙阴县八达峪村,山头岭上桃花争艳,一派生机。在八达峪村的近2000亩林果中,农户分散在果园里建房居住,发展“林—沼—果”生态循环农业。

  “房在园里,林在村里;一片桃园一座房,一圈兔舍作围墙”,好一幅“世外桃源”景象。

  八达峪村只是沂蒙革命老区近年来乡村环境巨变的一个缩影。2009年以来,沂蒙人民“富而思美”,再次发扬改天换地的精神,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建设文明乡村,大大缩小了城乡生产、生活环境差距。

  “大美临沂”需要城乡统筹发展

  2004年,临沂市率先在全国18个连片扶贫地区实现了经济总量过千亿元、人均GDP过万元的“双突破”。此后,建设“大美”新临沂,又成为新追求。经过不懈努力,2008年至2010年,临沂市连续成功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然而,从全市来看,临沂的乡村与城市相比,发展还很不平衡,差距还比较大。”临沂市市长张务锋说,“大美临沂”需要“大美环境”,“大美临沂”需要城乡统筹发展。

  毕业后到新闻单位工作的小吴说,昔日的沂蒙山区,山路崎岖不平,走进一个山区村庄,许多家庭的院墙用山石搭起,几乎每家每户墙外都会有柴火堆、粪堆,生活垃圾随意倾倒在路边。特别是沂蒙山区的县以下乡村,山好、水好、生态好,但有些地方由于基础条件差,农民文明生态意识不强,没有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生产生活环境“脏、乱、差”。

  2009年4月,一场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为主题的变革,逐渐在沂蒙山区铺开。它将给这片青山绿水刻下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符号。

  沂蒙山区打响“美容攻坚战”

  近日,笔者来到临沂市兰山区李官镇小河口社区。所到之处,只见小区道路宽阔整洁,大平房整齐划一。而往年,玉米芯、花生壳、棉柴等随处可见。

  “现在,沼气站把它们都吃掉了。”小河口社区党支部书记马振全兴奋地说,自从村里投资60余万元建起沼气站,村里草堆问题解决了,环境整洁了,还方便了百姓。“省钱!一季度才花四五十块钱,原来烧煤气要300来块。”

  小河口社区村民孙建伟3年前投入500元,政府补助600元,用上了沼气,颇为满意。

  小河口社区的变化来之不易。农村社区整治环境,许多工作开展在乡村的边边角角,繁琐异常。但是,临沂人再次发挥艰苦奋斗精神,因地制宜、创造条件,誓要老区农村“旧貌换新颜”。

  针对农村住房危、旧、破问题,2010年,临沂市把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与旧村改造、城镇化建设相结合,对700多个村实施整村连片集中建设,完成危房改造2万多户,农村住房建设12万户。全市已建、在建的820个农村社区,有241个完成气上楼、水治污、环卫保洁物业化工程建设,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农民生活环境明显改观。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