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历史文脉 古城保护与发展并存
1个多月前,山西太原终于迈入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列。加上一起入选的广东中山,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已经达到了116座。然而,在兴奋之余,人们不禁要问,与1982年迈入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列的同省城市大同相比,太原这座有文献记载历史长达2500年的古城为何迟迟没有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古城的历史文化究竟如何?经历了近30年的实践探索,我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和发展情况是怎样的?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走访了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副主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历史文化名城专家委员会委员曹昌智。
推动历史进程的古城 由于童年时代生活在太原,致力于全国多座城市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参与了山西平遥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的曹昌智对太原有着极深的眷恋之情。翻开历史的画卷,曹昌智如数家珍地向记者讲起了太原的悠悠往事。 太原古城由晋阳古城演变而来。据文献记载,晋阳古城始建于公元前497年,是为数不多建城较早、对中国历史产生重大影响的古城之一。 曹昌智把太原古城的历史地位和价值概括为四点:第一点,始于夏代、藩屏中原的重要都邑;第二点,奠定赵国百年霸业的立国基石;第三点,见证历史重大转折的政治舞台;第四点,促进中华民族融合的早期摇篮。 他指出,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第一次民族大融合出现在春秋时期,第二次民族大融合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两次民族大融合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在两次民族大融合中,晋阳古城都处在至关重要的位置上,对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北宋立国之后,宋帝在晋阳古城以北的唐明镇建造宋太原城。明代太原城在此基础上扩建,直至清代、民国时期。”曹昌智介绍说。 由于晋阳古城历史悠久,太原的历史文化遗存、文物古迹星罗棋布。除了晋阳古城、宋代太原府城、明清太原县城外,晋祠、文庙、崇善寺等都可以让人们重温太原古城昔日的繁华和辉煌。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