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全力打造历史文化保护区
近日,首届哈尔滨中华巴洛克民俗文化节在哈尔滨市道外区南三道街广场举行。这是哈尔滨市文化产业快发展、大发展的重要篇章,是对哈尔滨市打造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阶段性建设成果的检验和展示。 2009年11月,哈尔滨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提出了北跃、南拓、中兴、强县的城市发展战略。2010年1月,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打造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的决策部署。2010年3月,哈尔滨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党委决定,以好民居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组织精干力量,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至此,拉开了中兴战略的帷幕。 按照哈尔滨市委、市政府对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规划、建设、经营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部署,保护更新项目的范围包括哈尔滨市道外区景阳街——靖宇街——南四道街——南勋街合围区域,占地面积12.48公顷,建筑面积19.8万平方米。规划以“城市记忆”为主题,遵循保护与更新相结合、功能与需求相结合、风格与文脉相统一的原则,在秉承延续历史文脉的同时,满足百姓现代生活的需要。 更新改造后的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无论是景观构想还是文化植入,都将保留原有风貌,复原历史场景并以多元文化呈现。项目整体规划复原3条百年胡同,增设3条步行街道,新建10个街区景观景点,划分传统商业区、民俗文化区、历史风貌展示区、活动旅游核心区4个特色区域。在维持原有中华巴洛克建筑风格的同时,植入商业业态,形成现代商业氛围。 传统商业区将汇集老鼎丰、老都一处、同记商城、哈四百、三八饭店等众多哈尔滨百年老店。浓郁的商业气氛,悠久的历史文化,老店的振兴再开发,将充分体现哈尔滨传统商业特色的优势。 历史风貌展示区将建立闯关东印迹馆、古玩艺术品展览区、院落式旅馆、独立四合院、影视拍摄中心,充分还原历史风貌与地域文化特色。 民俗文化区分布了民俗文化馆、民俗工艺品展示区、老道外特色餐饮文化区,将充分展现老区原有风貌。 活动旅游核心区将形成集游客接待中心、金融、影院、特色餐饮酒吧、时尚商业于一体的休闲文化区,带动本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通过打造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保护和发掘这里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全面复兴传统街区的风貌和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文化产业,形成哈尔滨独具特色的中华巴洛克建筑博物馆和国家级精品旅游区,形成商促旅、旅兴商的产业格局。对促进区域经济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加快哈尔滨市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将成为哈尔滨市继太阳岛、索菲亚、中央大街之后的又一张城市名片。 打造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保护街区意义重大,备受哈尔滨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在项目工程建设期间,黑龙江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委书记盖如垠多次到项目现场检查指导工作。他要求项目建设必须质量好、保工期。省市领导的重视,极大地鼓舞了建设者,更加坚定了他们一定要把项目工程建设好的信心。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