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烟台城镇化“顺势”而为
山东省烟台市的城镇化建设,始于高速工业化发展的自然推动,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适应可持续发展思路的一种自觉选择,是完全的顺势而为。 是工业化推促,不是“被城镇化” 山东省17个地市中目前尚存1300万平方米的棚户区,但有3个市已完全消灭了棚户区,烟台市是其中之一。对此,烟台市委书记孙永春解释说,烟台绝不是“被城镇化”的,工业化加快了,城镇化建设就自然跟上来了。 招远市九曲蒋家社区原是一个丘陵村,又号称“中国黄金第一村”。该村因掘金而富,而后村办企业变集团,辖采金、家纺、食品、建筑等分公司,2009年资产总额24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3万元。2004年,该村举村迁入城区。 龙口南山集团,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第168位,10多年中兼并4镇一个度假区的35个村庄,连同南山村共36个村的9000多户、3万多村民全部住进高档、集中的楼区。 除依托强村、强镇、强企外,开发区的强大集束效应,更是烟台工业化推促城镇化的有力佐证。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1985年正式开建,2002年开始了辖区内的旧村改造。在2005年底,投入7亿元,建成了7个小区,25个村整体搬迁。今年上半年,该区工业总产值突破5500亿元,综合实力居全国各国家级开发区第7位。开发区内85%以上的适龄农民转入二、三产业就业。根据规划,区内85个村将根据目前的改造状况,开建“完善升级、全面启动和提速进档”三类“上新楼”工程,在3年 5年内,完成对2.9万户、8.1万村民的集中安置。 而据了解,烟台全市各类开发区共涉村约500个,目前已有65%启动或完成了改造。今年,山东省给烟台市下达的旧村改造任务是7万户。烟台市下发专门通知要求:确保全市全年完成整村改造10万户,力争改造12万户。同时,完成10127户农村危房的改造任务。 应农民要求,但必须真正“变身” 城镇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民“迫切而自然”的要求,但这不单单指居住的城镇化。烟台开发区工委的同志认为:“农民身份的改变是其市民化的首要问题。” 烟台市领导在大规模旧村改造的同时,清醒地认识到:让农民真正转变成市民,不仅仅是户籍的修改,最关键的是让农民享受到城市人的保障。 这一点,烟台各县市区都做到了。烟台开发区从2002年开始,就给予失地农民“两保一补”,即养老、医疗保险和生活补助。为鼓励“上楼”,政府专门下文减免诸如有线电视、供暖、供气安装费等24项行政收费。 除政府扶助外,烟台“上楼”农民社会保障充实,很大一部分得益于普遍积累较厚的村集体。莱州西坊北村有“大病救助”规定,经新农合报销后,村民自己负担超过5000元,村里即报销超过部分的30%;南山集团所属村民,经新农合报销后的剩余部分,集团报销50%;九曲蒋家村,60岁以上村民的医药费经医保报销后的剩余,全由村里承担。南山集团还规定,所属女居民,凡怀孕足3个月,可享受孕期“保胎假”,集团每月发给450元生活费。 再说增收。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张玉言粗略算账后得出结论:城镇化后,村民收入“倍增”。 据村民邢济凤介绍,加入南山集团前,他在外打工,“什么都干”,年薪不及万元,妻子在家种着两亩地。现在,夫妻都在南山铝业工作,妻子月薪1800多元,他3000多元。此外,他们还享有年股金分红,28个月已攒下1.2万多元股金分红额。 城镇化后,烟台市村民感到最实惠的是家庭资产的大幅升值。在莱山区上海滩花园——一个将达到10万人口的住宅区,于家滩、孙家滩、刘家滩3村2600多户正陆续迁入。于家滩村支部副书记于敬国说,村民原宅基地与全烟台市情况差不多,每户0.25亩左右,转到这个小区,每户分得两套以上住房,另加一间门头房。而每户农民分两套以上楼房,是全烟台市的一个均数。 这么做,为的是可持续发展 烟台市城镇化建设还有几个有特色、有力度的具体做法: 一是政府主导下的“先安置后拆迁”,即先建安置房,再拆迁农民原宅子,再建商品房。这样做主要是让农民“眼见为实”,自己亲自将新房与旧房去比较,计算得与失,保证后续拆迁的顺利。 至于“先安置”的巨量资金,该市采用了3个办法解决:一是先由财政垫付,如芝罘区政府已先期支付了20亿元;二是以土地出让金收益全部注入,政府不赚一分钱,许多配套设施建设政府还要贴钱;三是由富裕的村集体及开发商先行支付。 张玉言说,先建后拆,就是要让农民满意,满意了就会产生长远影响,以后城镇化再深化,农民就相信、就拥护,就“可持续发展”。 至于将商品房开发列入最后环节,主要是为避免先开发商品房,热炒了房价。目前,烟台市中心区房均价保持在6000元左右,多为本地人买房的刚性需求,即自住、改善及入城需求。 二是集中居住。目前烟台各县区(市)中,在建项目多是“组团”类型,即几个村合并在一起,形成新型社区。烟台市计划在5年内将现有的6700多个村庄,全部进行改造,形成2500个 3000个左右新型社区。 烟台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镇化科副科长陈俊涌说,集中居住的主要优点是社区建设及配套成本低,几百人与几千人居住的小区所需要配套设施一致,如都需要学校、卫生所、邮政所等。采用集中居住可以使配套设施齐备、服务水平高,居民生活质量也就得到提升,让住上的农民乐、暂未住上的农民盼,这也是可持续发展。 为保证耕地面积不因城镇化建设减少,严守红色底线,烟台市制定了土地增减挂钩“铁律”,并向省国土部门提出具体的挂钩申请,即原村基地,必须按社区建设的新增用地,进行同面积复垦。据测算,连同拆迁带复垦,一亩地需要资金35万元左右。为保证及时复垦,市政府下文要求由各级政府贴补复垦费。2009年,招远、龙口等改造力度较大的县、区(市),已复垦2000多亩。今年,烟台市上报的计划复垦面积为2.2万亩。 目前,南山集团所属区域许多旧村皆已复垦,成为生态种植园区和公园景区。该集团董事长宋作文感慨地说:“只有如此,才能发展得久远。”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