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落到实处
2006年是大石窝镇新农村建设初始之年。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后,镇党委政府结合镇域实际,牢牢把握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全力把大石窝打造成“文化型石雕特色镇”、“都市型现代农业镇”、“节能型绿色产业镇”、“宜居型人文生态镇”。 “生产发展”——新农村的物质基础 大石窝镇坚持把“生产发展”作为核心环节。因地制宜,积极筹划群落式新农村建设。 在石材产业方面,充分发挥石雕特色产业小城镇的品牌效益,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提高石材资源的利用率和石雕产品的艺术品位,先后完成了石雕艺术园和汉白玉文化宫的内装和布展工程,为旅游产业的兴起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也为对外宣传打下了坚实基础。全镇石材相关企业达到407家,非公经济企业2072家,安置就业9665人,2006年,新安置就业637人。同时抓住“新北京、新奥运”这一有利契机,抓住承接奥运主会场石材工程的机会,规范整合优势,强化主导产业,推动石材产业上水平、增效益。 在蔬菜产业方面,南部平原地区形成了以南河有机蔬菜基地为龙头的特色蔬菜产业带,带动周边各村累计发展设施大棚2330栋。目前全镇正在筹备千亩农业观光园的建设,这一集观光、采摘、旅游为一体的高效农业观光园必将繁荣全镇经济,富民增收。 在旅游产业方面,三岔、下庄、水头、下营四个村以特色采摘、观光、餐饮、休闲为主的民俗旅游业初显成效,民俗旅游户累计达到150户,水头村已通过市旅游局的检查验收,成为市级民俗旅游专业村。 “生活宽裕”——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目标 坚持把“生活宽裕”作为关键环节,以加快地区群众增收致富步伐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福祉为目标,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为群众搭建致富增收平台,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得到全面提高。现在全镇以南河村为龙头的蔬菜产业基地,带动户均增收1万元,以万亩菱枣基地为中心的观光、采摘特色菱枣产业带使农户增收4000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需要的事情做起,使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因此,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具体说,就是让农民“走上了平整的水泥路,吃上了放心水,用上了洁净厕所,用上了新能源,学生上学有补贴,就医有保障,购物有连锁店,健身文化有场所,垃圾有处理,污水有处排,”让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最大受益者。 “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生存状态 坚持把“村容整洁”作为基础环节,按照“重点推进、全面铺开、突出特色、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组织保障、检查评比、典型引路、考核奖励、投入保障、宣传教育等长效机制的建立,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使镇村面貌全面改观。 2006年以来,广泛开展了以“三清三改三化”为主要内容的环境整治周和环境整治月及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从而改变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目前以石水路为重点的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已经完成;老房易路、南尚乐至南河路、塔照至王家磨路为重点的路网升级改造工程不断延伸拓展;完成村级道路硬化84万平方米,每个村都完成了改水任务,农户改厕8620户,新建社区服务站11个,健身广场26个,文化、图书室20个,新建和改造商业网点40个,9家华冠益佳超市已挂牌营业,安装太阳能路灯1223盏,推广太阳能热水器1961台,生物质燃烧炉846台,卫生吊炕1700座,下滩村明德小学落成并正式投入使用,石窝中学内外装修为主的改造工程已竣工。初步解决了群众的饮水难、出行难、就医难、购物难、娱乐难等问题。 “乡风文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坚持把“乡风文明”作为重要环节,以提高镇域文明程度和全镇人民文明素质为目标,以“新北京、新奥运”为契机,深入开展以“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使全镇人民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升。把2008年定为素质提升年,文明环境年,该镇以文明大讲堂活动开展为核心,以公共文明示范镇建设为重点,延伸文明宣讲网络,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营造“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文明氛围。 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拓展、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同时加强文明教育和科普教育,引导农村居民自觉接受现代文明,破除迷信、远离邪教、崇尚科学。努力把农村建设成民富、村美、风正的新农村。 “管理民主”——健全村民自治制度 坚持把“管理民主”作为必要环节,以基层组织创建活动统揽全局,抓好农村干部“选、教、育、管”四个关键环节,全面提高镇村两级领导干部依法执政、民主执政、科学执政能力。不断健全完善制度,推进村镇事务公开。建立镇人大代表联系村民代表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镇村两级代表、村民监事会等组织的民主监督作用,加强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 一是实行民主选举。就是要充分发扬民主,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把那些真正热心为群众办事、有能力有水平、办事公道、作风正派、廉洁自律的干部选进村领导班子,特别要选好村支部书记。 二是实行民主决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每一项重大决策都要虚心听取群众的意见。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各地各村的具体情况不同,新农村建设的思路、目标和形式就有很大不同,只有发扬民主,才能避免失误,做到科学决策。 三是实行民主管理。能够做到民主管理,就能使群众心通气顺,充分调动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否则,简单粗暴,群众心里有怨言,恐怕决策再好群众也不买账。现在,不少农村的带头人都是当地的能人,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大石窝镇下一步将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强领导,做好规划,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指导和财力支持,做好服务工作。转变观念,不断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机制。继续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广大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和生产关系的调整,促进农村社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现代化,加快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促进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