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城镇规划的思考
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而规划事关小城镇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大计,是小城镇建设的蓝图。因此,必须充分认识规划在小城镇中的重要地位,以科学的规划贯穿小城镇建设的全过程。 一、当前小城镇规划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小城镇规划已得到各界的重视,并把其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但实际工作中,小城镇规划仍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 1. 小城镇规划不全面 小城镇虽小,但它是一个综合体。我们要建设的小城镇,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小城镇。但目前在小城镇规划上存在重小城镇硬件设施建设而忽视其它建设内容的以偏概全倾向。实践证明,一些品牌城镇在规划方面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把小城镇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产业、文化社会事业一并纳入小城镇整体规划,将小城镇建设的内容融到一起,规划全面,凸显出整体效应。因而,这些小城镇的整体竞争力和发展潜力就充分显现出来。反之,小城镇就会缺乏发展潜力和后劲。 2.小城镇规划缺乏地域特色 一些地方的小城镇建设盲目仿效大城市,片面求大、求宽、求洋、求高、求快,小城镇规划没有延续原有小城镇的传统空间,结果是城镇建设或者杂乱无章,或者整齐单调,缺乏有个性的城镇形态,无法形成小城镇的独特个性优势,失去了乡土文化的特色,造成千镇一面,城乡一貌。这不仅从空间上破坏了原有的小城镇特色,也对居民的生活习惯和社会结构产生误导。 3.小城镇规划缺乏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这主要体现在:一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缺乏环保意识,缺乏使用清洁燃料,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收集和无害化、城镇污水收集和处理的必要的城镇环境设施,形成垃圾随意堆放,占用宝贵土地,并污染环境;生活污水通常不经处理而随意排放,工业污水的处理率极低,简陋排水明沟或暗沟直接连接农田河道,造成水体和城镇周围农田土壤环境污染。二是小城镇建设割裂城乡之间在景观、居民活动空间方面的联系。三是城镇周围任意开山取石、自然河道任意裁弯取直、河流水面堤岸随意固化,一些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山体、湿地被夷平或者填平,联接城乡之间的一些天然绿色通道被人为开发不当而破坏。四是肆意破坏当地重要的人文、自然历史景观要素。总之,由于缺乏对这些环境的调查和重视,往往不注意给予保留和保护,造成生态资源、人文资源的巨大浪费和破坏。 二、问题的主要成因 小城镇规划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起来看,突出表现在如下几点: 1.观念落后导致对小城镇规划认识不到位 近几年来,在实施城乡统筹战略的背景下,各级政府对小城镇规划开始重视,但不少地方还未将战略落实到小城镇规划建设的层面,缺乏实质性的推进措施。而一些基层的乡镇更缺乏规划重要性的认识,导致无序建设严重。 2.资金缺乏导致对小城镇规划支持不到位 一方面,各级政府对小城镇规划的投入较少,造成资金瓶颈约束;另一方面,多数小城镇由于财力水平的限制,无力拿钱或不愿拿钱作规划。虽然有些地方政府也出台了一些小城镇规划建设专项资金补助办法,但能获得此项资金的小城镇必竟是少数,还不能满足成千上万的小城镇建设需要。当前,各地都尝试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建立小城镇的多元投入机制。但由于小城镇建设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因而规划所需资金得不到保证。 3.技术薄弱导致对小城镇规划研究不到位 由于小城镇规划费用较低,因此,愿意从事小城镇规划设计的队伍较少,专业水平也相对较低。小城镇规划缺乏专业人才,技术力量十分薄弱。城市的规划单位和专业人士较多,但其所关注的焦点在城市而不在村镇。而且,许多城市规划的专业人士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也与目前村镇规划的需要存在差距。由此,造成目前我国小城镇规划的基本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基本上是模仿大中城市的规划,造成小城镇规划编制的质量不高。 |
会员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