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作品 交通建筑 查看内容

济南老火车站

2013-8-27 09:16|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06| 评论: 0

简介:  1908年,德国著名的赫尔曼.菲舍尔(Hermann Fischer)设计的火车站开始建设,经过四年的奋斗,1912年一座异国情调的、不朽的建筑拔地而起。整座建筑抑扬顿挫,张弛有度,伟大的哥特风格和巴洛克风格在此融为一体 ...

  1908年,德国著名的赫尔曼.菲舍尔(Hermann Fischer)设计的火车站开始建设,经过四年的奋斗,1912年一座异国情调的、不朽的建筑拔地而起。整座建筑抑扬顿挫,张弛有度,伟大的哥特风格和巴洛克风格在此融为一体,赫尔曼.菲舍尔按照使用功能组织空间,将整座建筑设计修建得主次分明,个体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最引人注目的,是候车大厅与辅助用房之间高高耸起的一座高达32米的圆柱形钟楼,这是济南老火车站的中心,堪称全部设计中的点睛之笔,那悠扬的钟声在夜深人静时传得很远。它居中高耸,古罗马式样的圆顶,在圆顶下,装饰了四个圆形大钟,面对四方。古朴,典雅。钟楼外观为圆柱形,共七层,内有盘旋式扶梯。周围的建筑,圆形的屋顶、拱式的门窗、高大的台阶,既精巧别致,又和谐庄重。人在车站广场,就好像置身于一个朝觐圣地。南老火车站。

  这些照片约摄于上世纪30年代,当时正是济南老火车站比较繁荣的时期。此照片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是从站内天桥上从西北向东南方向拍摄的,以候车大厅与辅助用房及钟楼为中心,这和常见的在站外广场拍摄的照片有所不同。可能是没有火车进站的缘故,站内人不多,站台和天桥上零散有几位乘客和工作人员,显得有些安静,看不出火车站应有的喧闹。而靠近候车大厅与辅助用房的一排铁制栅栏,现在看去,透出的不是冰冷,倒颇有些雅致的味道。   据说他被西德出版的《远东旅行》列为远东第一站;是世界上唯一的哥特式建筑群落车站;可以说在亚洲的任何城市没有一座老站敢和他媲美。   但是,在公元1992年7月1日8时5分,运行八十余载的车站老钟,永远地停止了转动,济南人再也永远听不到那悠扬的钟声了。接下来是长达半年的拆除工程,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得来的确是无法弥补的的损失,曾经阅尽济南开埠百年的济南老火车站,消失在迷雾之中。

  据说在老火车站拆除不久,在济南拍摄过电影《大浪淘沙》的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于洋到济南出差,火车进站后,同行的人请他下车,他向车窗外看了看说:“慌什么,还没到济南呢,那车站很漂亮,有一个德国人建的钟楼”。当同行的人告诉他这就是济南站,老车站已拆掉时,他惊讶不已,坐在车上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座饱经风霜的老站,曾经是济南市的标志,是各高等学府建筑学教科书中的典范,其坚固的构造足以再支撑两个世纪,却永远的尘封在济南人的记忆中。   据说1992年之前,赫尔曼.菲舍尔的儿子,每年都会带一批德国专家来免费为济南老站提供维修和保养,他还说这座车站再用200年也没有问题。当他听到老火车站被彻底毁掉的消息后,气得老泪纵横,并表示再也不会来济南,也永远不会原谅作出决定的中国官员。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