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良锅炉:从“新秀”到“黑马”的弯道超越
1997年,双良集团领导者们确定了“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把双良锅炉建成中国第一流的现代化企业,使之成为驰名中外的中国锅炉,使双良锅炉无愧于中国第一流“环保锅炉”的宏伟目标。在其后的数年间,双良锅炉着重强调以品质突出的质量优势为基点,深化内部改革,夯实管理基础,努力把双良锅炉打造成为锅炉行业的名牌产品。借助在锅炉领域依靠领先工艺、技术和质量来塑造行业名牌的战略举措,获得了巨大发展。与此同时,双良集团在这一时期又在多晶硅行业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吹响了占领多晶硅行业装备制造市场的号角,更好更快地推动了企业成长,为企业转型升级奠定基础。 双良锅炉公司自97年成立以来,经过十几年的稳步发展,企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如今已成为中国绿色环保锅炉第一品牌。一路走来,锅炉公司没有满足于现状,而是着眼于未来,他们始终以市场为导向,凭着敏锐的眼光,强大的研发创新能力,平稳发展锅炉市场的同时,进入新领域——多晶硅装备制造业。今年,捷报频传,业绩再创历史新高。 弯道超越:从锅炉“新秀”到行业“黑马” 发明专利无疑是技术创新的核心所在。判断一家公司的技术到底有多强,是不是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你可以看看他到底有多少核心技术,有多少发明专利。 专利体系系统地把发明与相关技术联系起来,这是创新技术可以延长几世纪的唯一指标,这意味着可以用发明专利去研究很长期的大事件。 走进双良锅炉公司办公大楼,有两面墙总能深深吸引着笔者的目光,左面墙上是锅炉公司5000多家战略客户图片,右面墙上是锅炉公司成功申报的100多项国家专利,有实用新型专利,有发明专利,有外观专利,有软件著作权。发明人和专利者的姓名赫然其上:张少兵、雷钦祥、赵健、王晓春、盛斌……他们都是我们熟悉的技术专家。 多年来,锅炉公司朝着技术高新化的方向发展,通过不断的科技创新和调整产业结构。他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始终坚持加快推进技术创新战略,始终坚持自主研发的光荣传统。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锅炉公司数十年内令人称奇的飞速发展。 初建时,只能生产4吨以下的贯流锅炉,单一的品种限制了企业的快速发展。 1998年,锅炉公司迅速调整产业结构,开始生产第一台4吨的燃油燃气立式水管锅炉,这种锅炉炉体结构优化,受热面积大,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受到客户高度认可。 1999年,锅炉公司生产出第一台燃油气卧式内燃锅炉,这种锅炉结构紧凑,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污染少,噪音低,很快打开市场。 2004年,锅炉公司在经营状况一片大好的形势下,重视可持续性发展,积极进行水管锅炉的开发。水管锅炉作为一种重要的锅炉结构型式,其容量和压力参数范围灵活,应用领域更加广泛,生产出第一台燃油燃气整装式水管锅炉。 2008年,产品差异化战略的成功使锅炉公司尝到了紧跟市场的甜头,生产出第一台小容量高参数系列整装式水管锅炉 2009年,锅炉公司生产出第一台燃油燃气70吨钢铁行业的余热锅炉。它是利用各种工业过程中的废气、废料和废液中的显热和可燃物质燃烧后产生热量的锅炉。或在燃油或燃气的联合循环机组中,利用从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烟气热量的锅炉。 同年,锅炉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绿色环保的政策导向,以技术为突破,秉承了双良锅炉传统的技术优势,结合公司多年生产锅炉的设计制造经验生产出第一台燃油燃气高效冷凝锅炉,迅速推向市场,获得好评。 2010年,锅炉公司把握时机,抓住电力紧缺的发展良机,扩大市场占有率,生产出第一台燃油燃气75吨散装电站锅炉,体现了双良锅炉优良的品质和领先的技术。 十多年的发展,双良锅炉确立了自身在行业中的地位,也用自身的高定位、高品质被誉为行业中的“黑马”。集团领导意识到,锅炉有非常好的产品、质量和信誉,但市场饱和,竞争激烈,要保证企业的不断发展,就要进行战略调整,实施新的产品发展战略。 攻坚克难:多晶硅催生新动力 目前,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提出严峻的挑战,加强节能减排、大力发展新能源显得越来越重要。其中,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是所有新能源产业最为“低碳经济”的最直接体现。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光伏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作为半导体太阳能电池重要原材料的多晶硅产品,市场的需求也日益增多。 多晶硅是电子工业和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基础原料。据分析,在未来50年里,还不可能有其他材料能够替代硅材料而成为电子和光伏产业的主要原材料。 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国内多晶硅产量达3.5万吨,向国外进口超过4万吨,我国多晶硅的自主供货存在着严重的缺口,大量的多晶硅材料需要进口,供应长期受制于人,已经危及到多晶硅下游众多企业的发展,成为制约中国信息产业和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面对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国内企业供应能力有限,大多数多晶硅生产企业不得不从国外购买多晶硅,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国内多晶硅生产企业由于生产设备、技术工艺等诸多因素,只能将巨大的市场拱手相让。 多晶硅的核心设备是还原炉和氢化炉,以前全部都是从欧美进口,价格相当昂贵。时不我待,双良锅炉果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以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相结合,开发还原炉和氢化炉,同步技术衔接也很成功。 双管板换热器也是多晶硅的重要设备。双管板换热器在多晶硅生长工艺的很多环节上都要用到。如粗镏、精镏、氢化、还原等,因此对该设备的质量及技术要求很高。 在双管板换热器制作过程中,要克服很多难题。双良锅炉针对这些制作难点,专门模拟产品结构,分别按不同的制作工艺进行工艺试验,研究分析试验数据,结合以前积累的制作经验,制订出最佳制作工艺,用最简便的组装方法,最合理的焊接顺序,最适度的胀管力,最先进的检验手段等制作技术来应用于双管板换热器产品的生产,从而保证为客户提供质量优良、性能可靠的双管板换热器产品。 双良锅炉抢抓市场机遇,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其中也有赖于销售公司前期在选择客户战略上的独到之处。 销售公司副总经理谢云霞介绍说,当初进入多晶硅行业,销售公司的市场发展战略首选大企业,主要考虑小的多晶硅生产厂家建设周期短,选型项目档次低,都是短、平、快的项目,随着市场的起起伏伏,生产成本高将成为击垮多晶硅小企业的重要因素。而选择大的多晶硅厂家,他们生产能力强、可以不断调整产能进行扩产,目光长远,是真正有规模有技术的产业,而资源、技术、规模、市场都会向这些领头的企业集中,他们是真正的优质客户,只有优质客户才能体现我们产品的价值,我们产品的地位是通过用户的使用来体现的。如江苏中能氢化炉及还原炉、新疆特变电工还原炉及氢化炉、四川永祥还原炉及氢化炉、四川瑞能还原炉、四川新光氢化炉等很多知名厂家均选用双良产品。 2011年初,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多晶硅行业准入申请报告》,对多晶硅生产的选址、能耗、环保、规模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和限制。从报告内容分析,这意味着多晶硅行业将面临重新洗牌,小企业淘汰,但龙头企业将会做大做强,多晶硅行业将会更加规范健康地发展,这与当初销售公司的市场发展战略不谋而合。 企业转型:瞄准新能源,开创新局面 从2005年至今,国内所有大型多晶硅厂家均选用双良压力容器,充分展示了双良锅炉公司产品的先进性和企业的雄厚实力,为双良的产品将来扩大多晶硅行业的市场份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的辛勤努力,锅炉公司取得了辉煌的战果。目前,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锅炉公司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充实技术力量,及时添置必要的车间制造装备和设施,完善设计开发手段,改进优化定型产品,为用户提供一切技术咨询和服务,积极向高端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方向发展。 遵循双良锅炉的战略发展轨迹,可以勾勒出锅炉公司成功的整体路径:锅炉产业平稳、健康的发展,是以其专业化集聚战略形成的。压力容器产业的优势地位,是因锅炉公司及时抓住了多晶硅行业的市场发展契机奠定的。 实践证明,双良锅炉在十几年的市场风云中,善于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出色地完成各阶段的战略任务,通过成功实施重大战略行动,使生产经营跨上一个大台阶,把发展曲线再度拉升起来。如今,锅炉行业进入了成熟的发展时期,但是变化依然是这产业的主旋律,市场频起波澜,热点接连产生。 未来,双良锅炉公司将积极捕捉更大的市场机遇,以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始终坚持以“技术立企”为发展宗旨;以其稳健科学的管理机制为核心竞争力,积极发挥自身在新能源领域的科技创新优势,向新能源装备制造领域转型,推动国内光伏市场的健康发展,真正做到国内新能源装备技术的领跑者,成为中国新能源行业的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为双良又好又快发展增添新的经济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