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特高压击航空特种电缆需求激增 通光电缆拟融资2.6亿扩充产能
特种电缆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江苏通光电子线缆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通光电缆”)拟在创业板公开发行3500万股,计划融资2.6亿元。发行完成后的总股本为13500万股。此次融资主要用于建设年产1.5万公里通信及电子装备用线缆扩建项目、年产2.5万吨输电线路用节能型导线项目、营销网络建设项目。 由于公司在超、特高压输电线缆、航空航天用耐高温电缆,以及通信用高频电缆领域技术优势明显,在我国对特种光缆和导线远距离、大范围传送以及抗灾、抗覆冰能力要求提高、3G的巨大投资带动通信用高频电缆发展、政府国防开支与民航市场的发展加大了航空航天用耐高温电缆产品市场增长预期等多方面因素促进下,市场对其未来持续盈利能力看好。 技术优势促净利增速超九成 公司招股说明书显示,2008年至2011年一季度,公司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9196.93万元、38653.68万元、49100.88万元,24818.88万元,2008-2010年均增速达29.68%;分别实现净利润1246万元、2175万元、4596万元、2007.40万元,2008-2010年均增速达92.06%。 据了解,通光电缆能够实现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其拥有多项高新技术。公司主要产品OPGW已经成功运用于国家电网公司多个首条超高压示范工程线路。国家电网公开招投标市场的数据显示,国内OPGW使用单位在220千伏输电线路上的采购情况中,通光电缆从2008年到2010年三年中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7.66%、20.22%、23.70%,市场占有率一直排名第二,市场份额逐年上升。随着募集资金项目-年产1万皮长公里OPGW扩建项目的实施,公司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大规模特高压电网建设在2010年展开,通光电缆超高压线路的技术优势有助于公司在特高压建设中获得相应的市场份额。预计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提高。 同时,在节能型系列导线上,通光电缆凭借技术优势亦实现较大增长。节能型系列导线有七个产品通过中电联《新产品鉴定证书》,一个产品获得《高新技术产品认定证书》,产品已成功运用于吉林省电岭线防覆冰改造工程等十五项线路改造、新建工程。目前,节能型导线已进入市场应用期。 技术的领先亦带动了通光电缆传统的电力特种光缆销量增长。目前,公司新开发的光纤复合低压电缆已进入国家电网《OPLC光纤复合低压电缆框架式采购竞争性谈判中选人名单》,并成功中标,正式进入销售阶段。同时,通光电缆成为了国防军工装备用特种线缆的供应商,生产的航空航天用耐高温电缆作为电子设备的内部配线和外部接线被广泛应用于飞机、火箭、卫星等。 对抗外资 特种电缆400亿市场份额待挖掘 据了解,目前通光电缆生产研发主要集中在超、特高压输电线缆、航空航天用耐高温电缆、通信用高频电缆三大领域。电线电缆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力、通信、汽车、石油化工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电线电缆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大的配套行业之一。近年来,随着电力、通信和国防工业的发展,三网融合和智能电网建设步伐的大力推进,这三类产品的需求也将迈入迅速增长的通道。 “十一五”期间,我电线电缆行业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8.77%,远远超过9%的GDP增长速度,产量达到世界第一。根据Wind资讯数据显示,2009年1-11月整个电线电缆行业销售收入达到5,747.52亿元。目前,特种线缆的市场销售额约占国内电线电缆市场销售总额的10%左右,据粗略估计每年全国特种电缆产品的销售额大概在400亿元左右。 令人担忧的是,巨大的市场份额却大量被外资掌控。目前我国电线电缆行业低端线缆产品产能过剩、供过于求,高端线缆产品大量依赖进口。2009年我国电线电缆产品的进口量占国内线缆总量的10%左右,进口产品以高技术、高附加值及国内未形成批量生产的产品为主。我国旺盛的市场需求和低廉的制造成本吸引了大量国外电线电缆制造商进入,世界排名前列的电线电缆制造商普睿斯曼、耐克森、住友电工、德拉克等均已在我国建立了合资、独资企业,这些外商的投资多侧重在技术壁垒较高、利润率较高的市场,主要分布于电力、通信和电气装备用线等领域。外资的陆续进入,加剧了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竞争。我国电线电缆市场已经逐步演变为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共同竞争的局面。 不过,为了进一步加强产业安全、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我国对相关产品国产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国家产业政策明确提出在重大项目建设上将优先使用国内自主品牌产品,产业环境十分有利于国内特种线缆企业的发展。事实上,1999年前,我国电力特种光缆市场百分之百被跨国公司占有。随着本公司、中天科技等国内企业的崛起,国产OPGW、ADSS技术完全成熟,国产化率从30%提高到目前几乎100%,电力特种光缆年需求量也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据《全球OPGW光缆市场》报告,2004年至2008年期间,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新增OPGW敷设量占全球新增量的84%,其中亚洲地区占44%。 将迎来新一轮产业整合 国家相关部门最新数据显示,作为国民经济“神经”和“血管”的中国电线电缆制造行业,近15年来发展迅速,行业年均增长达15%以上,今年产量仍处于上升状态,目前行业工业总产值超过4000亿元,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线缆制造大国和出口大国,行业规模亦列世界第一。业内人士预计,中国线缆产业已经进入转型期,产能过剩,线缆市场竞争加剧,爆炸性增长结束,新一轮的“洗牌”已呈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产业集聚或将加快! 首先,电网建设投资快速增长将带动电力特种光缆和导线的需求增加。我国电力供应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电站装机容量不足是一个原因,更多的还在于电网建设滞后,特别是输配电网的建设落后于电源建设。根据国外发达国家经验,输配电资产和发电资产比例一般为60:40,而我国却为38:62。国家“十一五”规划明确“加大投资进行输电网建设”。基于电网建设和老旧线路改造的巨大需求,预计电力特种光缆和导线行业未来较长时期将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其次,中国电网未来十年以特高压为纲的坚强智能电网建设的主要方向带动特高压电线电缆的需求增长,根据相关文件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四横六纵多受端”的特高压输电网络,特高压电网的投入将达到4,060亿元,其中交流输电线路为2,560亿元,直流输电线路为1,500亿元。特高压的发展将直接带动特高压电线电缆的需求增长。 第三,中低压电网改造、海外市场发展都为特高压电线电缆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第四,国防需求以及民航市场发展将给航空航天耐用高温电缆产品提供广阔未来。 以通光电缆为例,国防军工企业装备某型导弹中,仅航空航天用耐高温电缆就需要200公里;装备某型电子对抗车,需特种屏蔽线缆多达300公里。我国航天飞机技术的发展需要用到大量耐高温电缆,将促进航空航天耐高温电缆产品需求持续增加。 最后,3G的巨大投资带动通信用高频电缆发展。预计到2011年,全国基站总数将超过40万个,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和重点地区。据保守估算,上述基站的建设加上每年的维护需求,每个基站年需0.1公里的通信用高频电缆,3G基站的市场需求每年就达60,000公里,整个3G市场每年需求将达150,000公里以上。再考虑2G网络的改造和维护,以及固定通信、广电系统等的需求,通信用高频电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尽管在产业未来一片利好的形势下,作为国内重要的特种电缆产品解决方案提供商,通光电缆依旧面临一定的风险。 除了福利企业以及高新技术税收优惠政策变化、大股东控股较多、企业资产负债率偏高、原材料价格变动外,技术风险或许是通光电缆最需要考虑的。由于通光电缆处于高科技产业,技术的研发将直接决定于公司未来发展的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