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达芬奇公司昨天发布道歉信

2011-7-19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56| 评论: 0

简介:最近,媒体频频曝光达芬奇家居丑闻,多地专卖店客户要求退货。 昨晚,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致消费者的公开道歉信》,称公司已开展内部清查整顿工作,并表示正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核实情况,将依照相 ...

最近,媒体频频曝光达芬奇家居丑闻,多地专卖店客户要求退货。

昨晚,达芬奇家居股份有限公司发布《致消费者的公开道歉信》,称公司已开展内部清查整顿工作,并表示正在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核实情况,将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承担责任,绝不推卸。

道歉信中称,有关媒体对该公司部分国际品牌家具提出了质疑,主要集中在某些产品产地标注问题、质量问题以及不规范宣传问题。我们在此诚恳地向消费者表达歉意。

但对于备受关注的退换货及赔偿问题,达芬奇家居在致歉信中并未提及。

上海工商部门近日公布,经过抽样检测,达芬奇公司“卡布丽缇”品牌家具综合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市工商执法局执法一处处长唐川表示,该抽样检测结果,并不能代表所有达芬奇产品均有质量问题,仅可作为参考依据。我市专案小组将从多方面对达芬奇重庆店进行调查,最终的调查结果将根据实际检测结果为准。

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为达芬奇开脱

针对“达芬奇”事件究竟是中国家具市场的乱象,还是仅仅是个案的疑问,中国家具协会理事长朱长岭近日表示,达芬奇事件不具有普遍性,不能说国内所卖的进口家具都是以假乱真。其实,国际品牌可以有不同的生产地,只要标明产地即可。产品从中国出口,再进口到中国,只要符合法律规定,是可以的。

朱长岭说,达芬奇不是生产厂家,而是代理商。大家的质疑,其实存在一个常识问题。现在很多国际性品牌所生产的产品,产地都来源于世界不同的地方,只要标明产地就可以了。

此外,还有对其先“出口”再“进口”的质疑,其实,不光是家具,现在很多其他商品都是这样一个路径。这种情况叫负进口,即产地在中国,运出去重新进关,获得一个国际品牌身份,以此卖高价。但这不能说是“原装进口”,应告知消费者产品的产地。

朱长岭表示,整体来看,达芬奇事件涉及三个关键问题,一是,是否为意大利本地生产。二是产品质量究竟有无问题。三是有没有告知消费者家具的产地,欺骗消费者。

据介绍,目前我国有6万多家家具制造企业,从业人员有500多万人。我国第一大家具生产基地在广东,占国内家具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占国内家具出口额的35%左右。第二大生产基地是浙江,产值大概占比20%,出口占17%。2010年,我国家具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的工业总产值是4487亿元,同比增长32%。

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已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在世界人民都在使用“中国制造”产品的背景下,我国一些企业为何还要大肆假冒“洋品牌”?

公众不禁疑惑:“潜伏”多年的“假洋鬼子”,缘何屡屡逃脱监管部门的约束,违规操作多年相安无事?

实际上,挂着“洋”头卖国货的“假洋品牌”早有先例。从声称源自德国的欧典地板,到宣称美国品牌、原料进口的施恩奶粉;从“源自美国”的阿诗丹顿热水器,到自诩为英国品牌的“杰士邦”,以标榜外国品牌为自己贴金的行为涉及诸多领域。

专家表示,许多“假洋品牌”能够广受欢迎,其实就是利用了信息的不对称,也暴露出我国质量监管体系仍存在漏洞、诸多领域中的民族品牌美誉度还需提升、消费环境亟须完善等问题。

复旦大学教授顾晓鸣认为,“假出口”这种钻法律漏洞的行为,监管本身就比较困难,这种法律模糊地带造成的监管责任不明确,是监管屡次陷入被动的重要原因。“事实上,原本应该起到倡导企业自律和净化行业作用的行业协会屡屡失声,行业潜规则存在多年却没有人去‘点破’,与行业协会本身‘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性质也是分不开的。”

作为制造大国,“假洋品牌”依然盛行为我国的监管体系和民族品牌建设敲响了警钟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