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灯不节能
昨天,北京市消协公布的一项节能灯比较试验结果颇令人吃惊——53个样品中,仅有28个样品所有测试项目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占样品总数的52.83%。超过两成的节能灯达不到节能效果,七成多产品的灯功率实测指标与产品明示值不符。 本次测试中,市消协工作人员在北京灯具市场、超市随机购买了33家企业生产或经销的53个型号装配E27灯头,每个型号购买了12只,共636只节能灯。 两成多节能灯不节能 专家介绍,“初始光效”是反映节能灯是否具备节能效果的重要指标,不符合国标将直接导致节能灯达不到节能效果。此次测试,有13个样品初始光效未达标,占24.53%。而按企业明示值与实测值对比看是否达到明示的能效等级时,53个样品636只节能灯中有155只未达明示值。 七成多功率与实测不符 72.17%的节能灯样品的功率实测值与产品明示值不符,而且部分产品偏差较大,其中甚至包括一些知名品牌产品。例如,飞利浦牌5W节能灯实测12只节能灯功率均超过6W;“美源”牌18W节能灯则实测功率为9.8W至11.0W,偏差为38.9%至45.6%;“紫月照明”牌18W节能灯,实测功率为8.7W至9.8W,偏差为45.6%至51.7%。 节能灯市场准入门槛低 市消协有关负责人指出,造成节能灯合格率低主要有5个原因。一是企业为追求利润,故意高标功率,或用低价劣质的元件装配;二是企业对节能灯所使用的关键部件如电子元件、灯头、灯管等采用外购的方式,产品的最终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三是企业对电磁兼容的要求,缺少相应的技术保障能力;四是企业缺少产品生产的相关技术能力;五是节能灯产品不是国家强制认证产品,市场准入门槛较低,使得目前国内市场上节能灯生产企业鱼龙混杂。 购买节能灯不要贪便宜 市消协提醒,不要贪图便宜购买价格相对较低的产品,以免购买到劣质节能灯产品。消费者挑选节能灯时应注意:优质节能灯外观光洁,做工精细,无气泡,灯管内的荧光粉涂层应细腻,无颗粒,呈均匀白色,通电点亮灯管后,灯管发光应均匀,无明显黑斑,无闪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