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商欲重振灯具产业雄风
在温州这片民营经济的沃土上已经孕育出了众多成功的民营企业家,他们中的一些人陆续成为同业中广为人知的领军人物,而另一些人则成为细分领域不为人知的“隐形冠军”。浙江萤尔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联盟就属于后者。 目前,郑联盟的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草地灯生产企业,占据全球产量的半壁江山,是我市又一个不为人知的细分行业“隐形冠军”。 思想不息发展不已 70后的郑联盟是一个具有强烈学习精神的企业家。做过工、当过兵、从过政,最终因为内心深处不断涌动的创业激情在上世纪90年代下海创业。由于很早就出来接触社会,郑联盟的学习和思考过程几乎伴随他事业发展的各个阶段。 90年代中期,刚开始做紧固件,那时温州的灯具行业如火如荼,郑联盟意识到为灯具做配套将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于是先人一步开始专业为灯具配套生产螺丝。下海之后,郑联盟马上站稳了脚跟,同时也有了一定的原始积累。 一年后,由于对灯具行业的了解进一步深入,郑联盟研究学习了国内外市场,发现草地灯的市场空间将非常巨大,于是果断把自己的主攻方向转向草地灯。后来的事实证明,曾经红极一时的温州灯具业凋零了,而郑联盟的草地灯产业却依旧欣欣向荣,每年的增长率也是非常可观。在2004年,郑联盟的公司成为国内最大的草地灯生产基地。2007年,公司的产值突破2亿元。现在每年的草地灯产量基本保持在1000万只。 在事业突飞猛进的同时,郑联盟的学习也一路高歌。由于很早就在生意场闯荡,郑联盟倍加珍惜各种学习机会。从初中学历,高中,大学,一直到取得国外名校的MBA学位。现在,他师从戈悟觉先生,对于儒学也深有体会。回顾自己的发展之路,郑联盟常用儒学思想指导自己的事业。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格局决定布局,布局决定结果”。的确,只有不断地学习才会有不断地思考,最后才会有不断地进步,思想高度往往可以决定事业成功的程度。 200亿的产业梦想 “转型升级对我来说是一个自发自觉的事情,我们将加快向LED照明应用方向进军的步伐”。郑联盟表示,自己公司对LED照明应用的投入非常大,近年来科研投入高达2000多万元,而且方式也是多元化的,有企业自行研发,有与大专院校合作开发,也有与公共科研院所委托研发,目前在2000多个产品中,已经有500个LED产品。借助这一趋势,郑联盟认为自己事业的转型升级也将加快步伐。 在全球普遍提倡节能减排的今天,郑联盟认为自己将大有可为。“在接下来的20年内,我的目标产值是200亿元”。郑联盟对自己从事的LED照明应用产业充满信心。 郑联盟的信心来自何处?他分析到,目前草地灯的均价是20来元一只,如果注入LED新技术后,其单价平均一只可达到2000多元。按照公司近年来一直稳定的1000万只产销量,200亿元并非遥不可及的事情。“而且世界各国纷纷要求采用节能减排的产品,这就从政策上有了保证,一切只是时间问题”。郑联盟表示,争取在5年时间里,让公司10%的客户转换销售新技术的产品;10年内,转换50%的客户;20年间,产值就可以达到200亿元。“梦想是成功的开始。到了那时,温州经济开发区的10亩地厂房和上海青浦的60亩地厂房同时生产也将无法满足需求。”郑联盟充满遐想和希望。 为了这个梦想,郑联盟摩拳擦掌。他说:“人们都说爱拼才会赢,但我认为拼对了才会赢,节能减排就是一个正确的拼搏方向”。 重振温州灯具雄风 郑联盟对温州照明行业过往的辉煌一直记忆犹新,一直期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为重振温州照明产业作出贡献。 作为温州灯具协会常务副会长,近期他正紧锣密鼓地牵头联合我市多家大型灯具企业共同在温州文化市场旁打造“灯海城”项目。在他看来,这是温州灯具行业重振雄风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据了解,灯海城由温州灯海城市场开发实业有限公司投资经营,而该投资实体由我市40多家灯具企业抱团组成。郑联盟表示,上世纪90年代温州人曾经一度掌控国内的灯饰行业,尽管辉煌没有延续下去,但即使到今天温州的底子还是不错的,据统计我市现有大小灯具制造企业500多家。“温州没有一个上规模上档次的高端灯具卖场和展示馆与灯具行业的现状不符,灯海城的出现将在最大程度上弥补这个缺憾。”郑联盟说。 在今年的龙湾区两会上,作为政协委员,郑联盟提出了《关于建设龙湾LED照明产业基地》的提案。在他看来,温州过去的辉煌就让它过去,而在大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的LED照明上如何快人一步抓住机会,才是重振温州灯具行业的关键。据调查,目前我市LED企业基本集中在产业链下游的封装、应用领域,主要企业有“萤尔光电”、“聚光科技”、“良业照明”、“华泰电子”“通领光电”等。2009年,全市LED企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5亿元。虽然,温州企业进入LED领域的时间还短,总体规模也较小,但随着产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推进,民企投资的热情却越来越高。“如何合理引导民间资本投资LED,培育良好的投资氛围,打造一批龙头企业,事关温州照明产业的未来。”郑联盟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