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轻公司:把公司做小,把客户做大

2009-8-6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60| 评论: 0

简介:李黎和杜晨在《IT经理世界》上发表了一篇封面报道《轻公司》后,迅速在传统行业及互联网行业产生极大反响,无论是老牌的传统企业、创业公司、风险投资商,都视这篇文章为新商业宝典,甚至有业界人士评价,这篇文章拯 ...
李黎和杜晨在《IT经理世界》上发表了一篇封面报道《轻公司》后,迅速在传统行业及互联网行业产生极大反响,无论是老牌的传统企业、创业公司、风险投资商,都视这篇文章为新商业宝典,甚至有业界人士评价,这篇文章拯救了中国的电子商务。“轻公司”一词也在近几年频频出现在商业峰会和媒体上,成为商业精英们讨论的焦点。其实,对轻公司的讨论并不仅仅局限于电子商务领域,而是在互联网和IT技术充裕的环境里,对中国未来商业趋势的全景式解读。

在《轻公司》的文章之后,作者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对轻公司现象进行了更深入的调研。作者走访了中国各行业、超常规成长的创业型企业,包括淘宝、京东商城、李宁、迪士尼、VANCL、苏宁、国航等公司,它们都是在中国资源过剩的背景下,从最靠近市场的地方用互联网抓获客户,然后进行资源的反向匹配。

本书解读了在互联网和IT技术越来越充裕的环境里,传统的商业法则是如何被打破,而新的商业法则如何建立起来的过程。大量生动翔实的采访,为我们构筑了互联网和IT技术影响下的未来商业趋势。

【作者简介】

李黎,《IT经理世界》CIO版主编,资深媒体人,对制造业、民营企业、零售业、互联网商业模式、电子商务等领域都有深入研究,2007年以来对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引发的商业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做了大量报道,亦是“技术深刻影响商业变革”的推动者。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第1章 轻公司兴起
 轻公司试验者
 成功的“轻”浪潮
 谁是轻公司
第2章 中国:轻公司的天堂
 轻公司溯源
 互联网:轻的引擎
 生于丰饶时代
第3章 源自消费端的变革
 传统企业的焦虑
 何以为轻:逆向整合资源
 更接近消费者的网络社区
 渠道的革命
 追寻轻基因
第4章 轻基因之一:信息即资本
 颠覆昂贵的极速供应链
 透明的信用机制
 “轻”模式衍生
 新商务关系
 抓住黄金数据
第5章 轻基因之二:在开放中成长
 新利益联盟
 沃尔玛的轻基因
 迪士尼:获益的合作伙伴
 构筑富有活力的商业生态系统
第6章 轻基因之三:成为强有力的资源组织者
 价值网络的编织者
 利丰的轻基因启示
 组织者的成功要素
 小卖店的价值创造者
第7章 轻公司的疆界
 失控的组织者
 失重的开放性平台
 把握互联网的“度”
 重资金推广:轻公司之痛
 VANCL是如何赶超PPG的
第8章 变“重”的轻公司
 为什么要变“重”
 重中之“轻”
 汽车后市场的互联网变量
第9章 价值共创时代
 用户参与时代
 金融业的P2P浪潮
 商业公民崛起
 类政府平台诞生
 个性化消费的未来
尾声 轻公司法则
 透明平等的商业文化
 去中心化和再中心化
 重新认识消费者
后记一
后记二

【各方评论】

《轻公司》一书关注互联网对传统行业带来的变革,角度新颖,抓住了近十几年来经济发展中的一个亮点。这类轻公司依托独特的技术平台,通过互联网工具,在传统行业的价值链中找到崭新的商业模型。它们的成长往往是自生的而且高速的,相信这中间会产生一批在经济中有举足轻重地位的成功企业。——沈南鹏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人及合伙人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以前引以为傲的产能、规模,很大程度上越来越成为一种压力。本书对“把公司做小,把客户做大”这一轻公司的准则做了详尽、透彻的阐述与分析,它将帮助受困企业持续发展,轻装前行,对于希望由“重”转“轻”的企业极具借鉴意义。——刘强东 京东商城董事局主席兼CEO

《轻公司》一书所记录的是在互联网突飞猛进的背景下,中国的一些公司通过运用新技术打造全新的商业模式,从而改写了传统的商业法则。这些企业对互联网和新技术的运用是与世界同步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企业与全球竞争对手重新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未来10年的竞争图景将会更加令人期待。——廖理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金融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优秀的媒体人往往也是一些影响深远的商业理念的首倡者:《世界是平的》(弗里德曼,报纸专栏作家),《长尾理论》(安德森,杂志主编),本书(李黎、杜晨)会是又一个例证。另一个有趣的共同点是,这些理念似乎都是被互联网催生出来的……这本书再次证明了“技术深刻影响商业变革”!——路鹏博士 淘宝网副总裁

作为一个活跃的天使投资人,我的最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创业者创业。我给创业者建议的最主要的四点是“专注、极致、快和用户口碑”。其实这四点中最重要的是专注,只有专注,才有精力把事情做到极致,反应速度才会快,才会超出用户的期望值,形成极强的口碑传播效应。我理解轻公司理论本质上就是专注。目前的轻公司,依赖整个产业链的整合,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好,才会比较快地成功。对于创业者来说,《轻公司》的确是一本值得好好读读的书,可以更深理解“专注”。——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天使投资人 雷军

读罢李黎、杜晨的《轻公司》,我掩卷沉思:05年,我刚接管公司物流部门时,同事的一个立体仓库投资方案使我很是为难:投,还是不投?在整理分析了大量数据、ROI、理清物流3年发展策略后,我们的决定是:不能投。不错,我们需要更好的物流硬件、更专业的信息系统、更资深的物流人员。但这不是李宁都要做的,应该让专业的物流公司来做。我们要做的只是管理好客户的需求,并与物流公司一起,满足他们的需求。由此,我在物流部提出转型要求:物流部不是管理仓储与运输的部门,是需求管理与存货统筹的部门。更有意思的是,08年6月份,基于未来5年的企业发展战略要求,我们开始对供应链,特别是物流规划进行调整。此时,我们做出的决策是:投资买地,在湖北李宁工业园建设物流基地,然后交给专业物流公司运营管理。

2组人,要比赛谁能够在最短时间内跑完400米。这时候,你的策略可以有很多种:1×400、2×200、4×100等。要采取何种战术,完全取决于你拥有的能力,即你现有的组织人才能力水平,假如你拥有博尔特,你采用1×400肯定不会输,否则其他的方案是你不二选择。一前一后,我们做出了投资与不投资的决策。正如文中所揭示的:轻公司不是一种常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因时因地、因自己的条件、能力的变化而有所调整。不能官僚及僵化。

其实,轻与重是辩证的关系,没有对与错,也没有好与坏。达成战略目的才是关键。

世界由于互联网为代表的技术革命,已经在发生剧烈的变化。‘扁平化’几乎成为提及率最高的词语。社会化分工,各尽其能,是管理的进步;也是社会的进步,在此体系下,资源得到更高效率的使用。公司的轻与重,不是战略,使战略的实现手段。“因时而变”是精髓。——李宁有限公司副总裁&首席运营官 郭建新

李黎、杜晨作为资深的IT业记者,对商业模式、商业运作与互联网等IT技术的结合有着高度敏感性和深入研究。他们对近年来出现的轻公司“通过互联网和IT技术,反向匹配上游产业链资源,在带动产业链高效联动的同时,以非资产方式快速成长的企业”案例进行长期跟踪研究,以朴素的商业语言总结出了轻公司的法则、特质基因、商业生态系统组织者的责任、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等。无论对创业公司还是思考如何变“轻”的传统“重”公司,都很有参考意义。我原来在宝洁公司时开始淘宝网上的吉列博朗专卖店(现在已是4钻了),和与沃尔玛在商业生态系统的合作(供应链、品类管理等),都深刻体会到传统公司变“轻”、利用互联网等IT技术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性。中国商业社会生机无限,所有企业都要思考信息时代下企业的成功定律,即N=1(某位消费者在某一时刻的体验)和R=G (整合社会资源)。——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陈东锋

“轻公司”,四两拨千斤,资源的整合者。

在IT技术与相关行业中,从来都不缺乏创新,《轻公司》就是又一群鲜活、生动的例证。

“轻公司”更在于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是对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与继承;终端消费者决定一种模式的商业价值,寻找到与“终端”的“致中和”,必将赢来新的生机,重新高效配置社会财富。——北京新燕莎铜锣湾商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学啟

2006年全球网民成为时代杂志年度风云人物,2009年中国网民总数已达3亿,将商业触角延伸至网络平台是任何一个追求卓越的企业必然的发展路径。《轻公司》全面分析了当前互联网对传统商业环境的冲击,并且从轻公司身上提炼出的轻基因,对所有的企业在未来发展中都有极大帮助。——佐丹奴集团首席信息官侯彤

轻公司是互联网和全社会的IT应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对于传统商业模式的颠覆性创新!金陵饭店集团在全球电子分销和中央电子采购等方面的创新实践,改写了传统旅游业的游戏规则,是本书关于轻公司若干观点的有力印证。本书也同时给予了我们很多的启发,观点新颖,论述精辟,适合企业管理者、知识工作者等各类人员阅读。如果您是年轻的互联网创业者,本书尤其值得一读!——金陵饭店集团前首席信息官朱明生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