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7月建材涨价表象难掩暗流涌动

2008-1-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93| 评论: 0

简介:7月沪上建筑钢材市场形势探析 本库存数据以上海20仓库16-25mmII级螺纹钢、6.5mm线材为统计对象以下数据除非特殊说明,统计口径均一致 自6月底以来,国内建筑钢材市场出现了一波反弹潮,以华东市场为首, ...
7月沪上建筑钢材市场形势探析

本库存数据以上海20仓库16-25mmII级螺纹钢、6.5mm线材为统计对象以下数据除非特殊说明,统计口径均一致

自6月底以来,国内建筑钢材市场出现了一波反弹潮,以华东市场为首,国内建筑用二级螺纹钢价格,普遍由2800-2900元/吨上跳到目前的3200±50元/吨(均按理算价格)。表面看来似风光无限,扭转颓势,然而此中暗藏之玄机,外界似乎并未道明。细论之前,先来看近一轮的沪市库存。

二级螺纹钢方面,7月18日,上海市场总量为127500吨,较7月11日增加5100吨:其中一类由63400吨增加至69300吨,绝对总量增加5900吨,增幅9.31%;二类资源由58900吨减少至58100吨,绝对总量减少800吨,减幅1.36%。数据表明:一类资源增加、二类资源减少的趋势仍然在延续,只是一类资源的增幅,与二类资源的减幅,都在逐步萎缩;根据国内厂家生产形势来看,一类资源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仍然将维持一段时间。从7月11日至7月18日之间的数据可以看出,库存总量虽曾经一度跌破12万吨,而期间一类螺纹钢资源却保持着小幅增长不断的态势。


而从规格结构数据出发分析,7月18日与7月11日相比:16mm:总量22100吨,较11日增加3600吨,其中一类产品增加3300吨,二类增加300吨;18mm:总量8300吨,减少300吨,其中一类增加100,二类减少400吨;20mm:总量30500吨,略减200吨,其中一类增加500,二类减少300吨;22mm:总量22300吨,增加1500吨,其中一类增加400,二类增加1100吨;25mm:总增加500吨,其中一类增加1500,二类减少1000吨。


从表面数据来看,库存的结构似乎变化不大。然而注意到细节的业内人士,应该可以看到市场内微妙的变化。18mm螺纹钢依然总量较少,但是源于市场对其需求的逐步萎缩,其价格正在逐步回归;而可以看到,20mm螺纹钢的总量处于不断攀升的状态,这种趋势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在市场成交价格上,20mm螺纹钢会比其他同组距规格低10-20元/吨不等。而近期从沪上建筑钢材主要经营商处得到的销售数据中,终端对25mm螺纹钢的需求量始终排在首位,尤其是一类资源,因而一类25mm螺纹钢近期不断小幅补充也就可以理解了。


另一方面,7月18日上海市场线材库存总量为9000吨,较7月11日减少5300吨,减幅34.64%;其中高线由12200吨减少至7200吨,减幅40.98%;普线则从7月11日的2200吨,减少至18日的1900吨,总量依旧维持稳定。线材库存的急剧变化,与近期沪上建材价格的不断反弹关系重大;前期一度下探到3150一线的线材价格,终端始终保持着克制,而近期价格的反弹,多多少少都刺激了部分需求。作为江浙一带市场,在此期间的分流作用略有体现。


纵观此次市场价格的反弹,短短20天的时间,涨幅却高达300-400元/吨,不得不令人静思一番。静观之下,供需两个基本面的情况,均容不得人乐观。


首先来看供给方面。前面我们也提到过了,上半年的国内螺纹钢产量是毋庸置疑的(而且“可多不可能少”)。笔者从西本新干线工作室历史数据库找出这样一份珍贵的资料:2004年7月中旬,该工作室开始统计沪上建筑钢材库存,最初的统计范围是29个仓库,10-32mmII级、III级螺纹钢;时数据显示,7月份开始的数据为8万吨左右,在接下来的8、9两个月里,沪上螺纹钢库存总量一跃上了14万吨;至十月份,统计范围开始调整为20个仓库(系从前29个仓库中择取有代表性的20个),而规格和材质分别规定为16-25mm组距和HRB335,这一数据就开始急剧萎缩。


过多的分析笔者就不再赘述,事实胜于雄辩,数据胜于狡辩。笔者所担心的,是对沪上螺纹钢库存不多的默认,沪上螺纹钢是不是“不多”,各位可以各自揣摩。然而笔者只想提醒,正是由于对供给面情况了解不足,才直接导致了前几番价格狂涨暴跌。


再来看需求面。在国内,对建筑钢材的需求来自于这样几个方面:房地产、市政建设(基础建设项目包含于此)和有限的出口。


房地产方面,国内仍然是含苦声一片。而作为沪上主要的直供工地流通商,诸如西本钢铁、一钢物贸等大型流通企业,均感受到了来自房地产开工不足,而导致需求减弱的压力;来自于房地产开发商订单的减少,使得各商家的市场,更加集中到市政建设方面,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对于市政建设,类似上海这样的城市,在诸如世博会相关配套工程、黄浦江隧道工程完结之前,需求仍然会维持在一定高度;但是如此市场形势之下(沪上建筑业企业景气指数二季度比一季度减6.5点;建筑业企业家信心指数二季度比一季度减9.9点),再配合如是宏观背景(央行近期表态将适当压缩盲目扩张行业的中长期贷款,而“中长期贷款”代表的就是基础建设项目),总需求逐步萎缩自然是也是可想而知的。


说到进出口,若想依靠出口来解决螺纹钢的产能过剩,笔者早就表示了“不抱希望”。必须明确这样一点“全球经济增速出现放慢迹象”,出口说明的是国外存在需求,这种迹象对于国际市场需求,也是存在影响的;而另一方面,中国滚雪球一样的外汇储备,必将带来更多的贸易摩擦,而“并不出众的钢铁出口产品”,也必将受其影响。


综上所述,在建筑钢材涨价表象之下,掩盖的确实是暗流不断,因而笔者仍然不看好近期其价格反冲,且期间还曾伴随有不理智的价格波动,就更加值得业内人士警觉。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