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钢价上涨击中“永康制造”

2008-1-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21| 评论: 0

简介:钢价上涨同时,永康市场上各种钢材的下游产品涨势也十分明显。浙江哈尔斯工贸有限公司是永康一家专门生产保温杯的企业,其董事长吕强介绍,公司需要的304.18-8型不锈钢已从去年的每吨2万元上涨到今年的3万多元,而且 ...
钢价上涨同时,永康市场上各种钢材的下游产品涨势也十分明显。浙江哈尔斯工贸有限公司是永康一家专门生产保温杯的企业,其董事长吕强介绍,公司需要的304.18-8型不锈钢已从去年的每吨2万元上涨到今年的3万多元,而且还有继续上涨之势。“国内钢铁巨头‘打喷嚏’,永康钢材市场就要‘感冒’。”永康市经济贸易局企业发展科科长李屯义表示,钢材的价格正在历史高位上“运行”,这样的价格短期内还将维持,不排除继续走高的可能。

  “这样的上涨速度,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永康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车配件生产商这样形容自己的感受。

  更严峻的形势是,即使永康所有用钢大户都接受了目前的市场价格,依然面临着“吃不饱”的局面。上述生产商透露,目前市场上一部分钢种根本就是“有价无市”,而他们在外埠采购时,不少供应商“囤货待涨”,并对外宣称已经断货,而这种“断货”又刺激了钢价的进一步上涨。

  进退维谷

  铁牛集团网站上提供的资料显示,该公司主要为昌河、长安、江淮、奇瑞、菲亚特等众多汽车整车制造企业提供钣金件及相关配套产品,同时机电和门业也是集团主要经营项目。

  徐绍洪说,铁牛集团每月需消耗钢铁1500吨,因为涨价,铁牛集团的钢铁采购成本正以超过15%的速度逐月递增,这对企业的影响是空前的。

  铁牛集团仅仅是“永康制造”面临钢材涨价困境的一个缩影,永康大多数企业也正面临着同样的状况。

  李屯义介绍,2004年该市规模以上工业中,五金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2.6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1.96%,所有五金企业中,又有70%以上的企业以钢材为基本原材料。

  永康每年消耗的钢材量在350万~400万吨左右,平均每天消耗钢材1万多吨。如果按每吨钢材涨价1000元来推算,永康市五金企业一年将增加成本35亿~40亿元,而且钢材涨价带来的连锁反应是全行业性的。

  其中最典型的情况是,永康五金企业和外市产品配套企业一并陷入了成本剧增的困境。某滑板车生产商告诉本报记者,由于钢材涨价的压力,企业的生产成本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0%以上,企业利润空间正在进一步压缩。“这还不算,外市为我们生产配套产品的几家生产商也在不断施压。”他说,上游厂商提出,如果提高收购价格,情况继续恶化下去,他们也无法按照合同足量供货。

徐绍洪表示,更困难的是,目前很多企业都处于一种进退维谷、两面尴尬的境地,上游产业的价格上涨,很难通过他们简单传导到下游厂商。

  “我们的汽车钣金件主要是提供给一些微型和小型汽车的生产厂家,这类汽车生产商本身的利润空间就已经比较狭小,按照钢材的上涨幅度相应地提升价格,这是他们无法承受的。虽然我们已经在和他们谈提价的问题,但是即使能够提价,也是非常有限的。”徐绍洪说。

  求解困局

  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永康的一些生产防盗门、保温杯的中小企业基本上已经停止购入原材料,有些企业靠库存原材料维持生产,有的小企业陷入了停产状态。也有一些企业开始尝试寻求解决之道,甚至不惜采用“灰色”手段。

  永康一位不愿具名的汽配生产商透露,当地一些汽配业中小企业开始采用“偷工减料”的办法,如原来需要用8000元/吨的钢材,现在用7000元/吨的,甚至还有质量“更差”的。他透露,这样的现象不仅存在于汽配行业,滑板车、防盗门、保温杯等消耗钢材量大的企业,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小企业尤甚。

  “这种无序竞争状况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处理不好,可能会造成永康五金产业的震荡。”永康市经济贸易局一位官员表示,永康相关部门正在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以提出解决企业生存危机的办法。而调研的初步结论是,钢材涨价会加剧永康五金企业的洗牌进程。

  在这位官员看来,永康五金企业目前降低成本的可行办法是,企业必须加强自身对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消化能力。例如,企业可以降低成本、采用新技术手段,积极寻找可替代性原材料等。而在产品质量上,也应该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五金产品的附加值,不能停留于简单的加工制造。事实上,永康一些大企业集团已经开始按照这条思路寻找解决方案。

  徐绍洪说,一直将攀钢和宝钢作为钢材主要供应方的铁牛集团,已经扩大了自己的原料供应商范围,市场上有一定质量保证的钢材,只要价格合理,集团会照单全收。同时,铁牛集团也正同武钢进行直供谈判,今年还将与韩国三星钢厂签订钢材的期货合同。

  浙江财经学院教授张维平表示,由于市场竞争的程度越来越激烈,制造业利润空间正在被大幅度挤压,而且越是低端的产品,其利润率就越低。目前看来,钢材涨价的效应还没有完全体现,如果这种上涨趋势延续到今年下半年,企业在无法压缩成本空间的形势下,势必考虑提高产品价格。


“这样可能出现两种结局:一是企业因产品销售不出去而垮掉,二是企业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力转移给消费者。”张维平说。

摘自<鲁班网络>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