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材下游企业增收难增利
被众多机构投资者看好的特变电工(600089)3月9日起股价突然暴跌,疑惑的投资者终于在昨日该公司公布的年报中找到了股价下跌的注脚:受主要原材料硅钢片、铜、铝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公司主营收入在同比增长58.07%的情况下,净利润反而下降了14.45%。深受硅钢片涨价之苦的还有思源电气(002028),日前公司预计产品毛利率可能下降12-18个百分点,股价随即以跌停作出了反应。 2004年,煤、电、油、运、钢以及部分瓶颈产品价格的持续上涨,使此类行业的上市公司坐乘行业东风,经营业绩量价齐飞。而下游企业则成本陡升,出现主营收入大幅增长而净利润大幅下滑的增收不增利局面。对下游企业而言,增收节支、控制成本的集约化增长成为经营的必修课,但在原材料价格飞涨的行业中,能够独善其身,摆脱成本压力的上市公司并不多见。 据本报信息数据中心统计,截至3月14日公布2004年年报的326家上市公司中,当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046亿元,同比增长了40%。而主营业务成本却由2003年同期的3941亿元上升到5609亿元,增幅42%,比主营业务收入增幅高出了2个百分点。受此影响,这326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利润仅增长了30%,比主营收入增幅小了10个百分点。 数据显示,326家上市公司中,主营业务收入与成本增长不同步的上市公司达到211家,占所有公司比例的64.72%。增收不增利或增收增利不配比的公司多集中在钢铁、水泥、电解铝和房地产等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行业。韶钢松山(000717)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了44.24%,但由于焦炭、焦煤价格大幅上升、国内铁矿石价格上涨超过100%及运费上升,公司生产成本增长了62.08%,由此引致公司净利润同比下滑了3.41%。新兴铸管(000778)、凌钢股份(600231)、云铝股份(000807)等公司也因原材料涨价,成本升幅超过了主营收入增幅。 除国家宏观调控行业外,部分瓶颈行业的下游公司,也感受了资源制约之苦,这在火电公司中尤为明显。2004年,电煤供应紧张和煤价持续上涨使电力公司生产成本提高,设备维护量增加。而电煤供应紧张使煤炭库存经常低于警戒线,给安全、持续生产带来较大压力。受此影响,建投能源(000600)的毛利率减少2.88个百分点。申能股份(600642)经受了煤价持续上涨、区外来电增加等的考验,公司电力行业毛利率同比下降了14%,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在同比增长54.55%的情况下,净利润仅微增了2.19%。 摘自《鲁班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