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建材商自揭黑幕:不宰人难生存

2008-1-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12| 评论: 0

简介:日前,一位在哈尔滨市建材装饰业做过8年建材商、开过2年装饰公司的孙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这个行业的一些黑幕和陷阱,以及一些闻所未闻的宰客伎俩。他告诉记者,这些宰人之道已成为整个行业的潜规则,你不奉行就生存不下 ...
日前,一位在哈尔滨市建材装饰业做过8年建材商、开过2年装饰公司的孙先生向记者讲述了这个行业的一些黑幕和陷阱,以及一些闻所未闻的宰客伎俩。他告诉记者,这些宰人之道已成为整个行业的潜规则,你不奉行就生存不下去。

  “行业陷阱无处不在”

  孙先生告诉记者,

建材装饰业涉及2500多种门类、近3万个报价,这里面囊括的东西太多太杂。他介绍了这个行业惯用的一些骗人伎俩:

  换货。很多顾客在买建材时,特别是买主材时都想要质量好一点的,但又习惯和卖家拼命砍价,有的甚至压到进货价以下,这时材料商常常就采用偷梁换柱的办法,用外观相同、价格偏低的材料代替,以次充好。

  计算器做手脚。一些商家把计算器进行调试,使之具有连加功能。商家进行结算时,在固定位置,计算器就会自动把前一项重加一遍。一般顾客为图省事,大都在一家买齐所需材料,一开就是100多项的单子,不会注意被多加出的一项。他说,“现在这种具有连加功能的计算器市场上10元一个,很容易就可以买到。”

  小数点换位。商家在开单子时,故意把一件可能是123.5元的材料,有意写成1235.00,顾客一般都很难注意到,如果发现,商家就会以笔误为由混过去。

  “这个行业骗人一环扣一环,有的技巧高明到顾客明明感到自己占了大便宜,实际却受骗上当。”他说,装饰业有句行话,叫做峁价,本来是50元进价的装饰材料,顾客和老板砍价,可能最终会以38元成交,顾客一看这家店卖的这么便宜,就会以为别的材料也很便宜,但顾客要买几十种或上百种材料,不可能样样讲价,也不可能样样都知道具体的市场价格,商家都会在你不知道的那一项痛下杀手,宰你没商量。

  孙先生告诉记者,骗局往往都是这样形成的:某位顾客要买一种装饰板,这种板子进价可能是68元,顾客也走了几家,但非要砍价,最后以每张18元成交,这一项商家共赔了300元;而顾客在买另一种板材时,他暗中加价,可能把本应20多元一张的胶合板却以每平方米30元成交,一张胶合板卖到100多元。

  他指出,这个行业有一个通行的宰客标准:亲戚朋友宰30%,稍稍认识的宰50%,一点不认识的宰70%以上。

  “几元的钢钉卖到800元”

  孙先生说,很多来买材料的市民也害怕上当,所以在买主材之前都找一些明白人打听好价格,但很多人会忽视辅料的价格,一些材料商正是利用这点,把一些不起眼的辅料卖出了天价。比如,射钉本是按套卖的,一盒10元、100套。可是有的顾客不懂,张口就问多少钱一个,商家会按一个2元卖,一盒卖上几百元。一次,一个商家甚至把一盒3、4元的钢钉卖到了800元。

  “漆按公升算,刀片论个卖,刷子用寸论,板材以平方米算等,顾客问价时总会为商家开出的过低价格而心动,但却不知道商家在搞文字游戏。”即使顾客很懂相关知识,买之前也做了些了解,但还是免不了上当。就以普通射钉来说,厂家来货时都是散装的,一箱200盒,来后商家自己分,商家总是要多分出四五十盒,谁买货时会一根根查?

  记者问,这个行业到底有多大利?这位材料商说不好说。一次他的一位同行朋友卖出了11000元的建材,不久这位买主带着工商所以及一些黑社会的人来了,把货也都拉回来了,说买贵了,商家一看,什么都没说,直接给这位顾客退了5000元,顾客很满意地走了。这位商家拉着工商所的人要一起吃饭,工商所的人说,你都赔了,就不吃饭了。这位材料商说,虽退了5000元,我还挣一半呢。

  “无序调控导致无序竞争”

  他说,哈尔滨的装饰行业从80年代起步,这些年一直都处于市场自我调整阶段。有关部门对它的管理重点在打假和收税费上。而对市场是否饱和、行业如何规范发展方面重视不够,导致行业越来越混乱。

  他介绍说,哈尔滨市装饰材料店铺挂牌的大约在15000家左右,而不挂牌的更多,各个新建小区中都有小的装饰材料商店,有的就在路边放一个牌子,写着“建材”二字,就做起了买卖。只要想开装饰材料商店到有关部门拿钱就办,头半年还免税,因此引发恶性竞争越来越激烈。

  “作为一个材料商,所有的骗人伎俩我也都做过,但每次骗完人都睡不好觉,我在这个行业干了8年,又开了两年的装饰公司,受不了心理上的巨大压力,不想再骗人了。”

  他告诉记者,一度我也想正正当当地做生意,所以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给顾客开单子时用碳素笔,尽量做到字迹工整,所开单子都复写留底,材料按进价15%至20%加价明示。但半年后,他发现顾客越来越少,只有一些市场拼缝的到他这取货。“那半年时间,我就像穿着衣服进浴池洗澡一样,同行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我,而顾客都嫌我的货贵,又讲不下来价。”

  他说,当这个行业别人都在骗人时,你不骗人,你就生存不了。抱着不想再骗人的想法,孙先生在去年下半年黯然地离开了建材装饰行业。

摘自<鲁班网络>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