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水泥行业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2008-1-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81| 评论: 0

简介:“到上月底,全市仍有全机立窑企业48户,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设备陈旧,目前全市还有41台国家明令淘汰的直径为1.83米的高能耗磨机在运行……”这是本月初,我市有关部门对全市水泥行业结构调整情况调查报告中的一段话 ...
“到上月底,全市仍有全机立窑企业48户,其中相当一部分企业设备陈旧,目前全市还有41台国家明令淘汰的直径为1.83米的高能耗磨机在运行……”这是本月初,我市有关部门对全市水泥行业结构调整情况调查报告中的一段话。近两年来,我市作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建材生产基地之一,面对数10家高耗能、高污染的小水泥企业,开始了大刀阔斧的行业结构调整。但从目前来看,我市水泥结构调整仍阻力重重,任重道远。

据调查,至上月底,全市水泥企业共65户,生产能力达到2471万吨(含熟料)。在运行的企业中,回转窑企业20户,生产线24条(其中新型干法17条),生产能力1375万吨;立窑企业48户,生产线68条,年生产能力623万吨;新建成水泥粉磨能力470万吨;目前在建日产5000吨两条(预计2005年上半年投产),筹建日产5000吨两条,日产2500吨1条。这些项目若全部形成,增加水泥近1000万吨或熟料750万吨,全市新型干法年生产能力将达到2000万吨以上。

虽然从2002年至上月底,全市已淘汰(以拆除为准)落后生产线27条,压缩年水泥生产能力84万吨。但由于利益驱动,至今仍有部分企业未兑现其拆除落后设备承诺,企业“小、多、散”的现象没有根本改观;全市水泥粉磨生产线已达18条,已进行粉磨改造的企业中直径2.4米的磨机占50%,直径3米以上的磨机大部分也没有熟料挤压设备,无法形成规模经营;新上的新型干法生产线中较多的到水泥熟料为止,完整的水泥生产线比重偏低。熟料是水泥的半成品,熟料生产不仅消耗了石灰石资源和水泥产品70%以上的能源消耗,而且产品的价值却低于水泥产品的价值。众多小企业与规模较大的企业争夺资源。

由于大量的小水泥企业的存在,造成了滥采乱挖石矿山的局面。“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宋代诗人张志和笔下的清丽湖州竟变成一幅“西塞山前沙石飞”的景象。小水泥生产和矿山企业开山采石时最大的一个副产品就是粉尘,每当天气干燥时,那些小水泥和石矿山产生的大量粉尘就像起了大雾笼罩着天空,一遇到雨水就变成泥雨,严重污染水源。统计资料表明,2002年全市酸雨总频率达到64.6%。而且,小水泥的耗电量非常大,据了解,一条日产1500吨的机立窑水泥生产线每天用电在15万千瓦时以上,相当于一家科技型企业一年的用电量。大量高耗能的小水泥企业的存在,是我市近年来电力极度紧缺的原因之一。

市经委的一位人士说,小水泥是我市最严重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特别是机立窑水泥企业,生产工艺落后,劳动安全条件差,产品质量偏低,经济效益差,与大企业争夺资源和电力、煤炭能源的矛盾非常突出。他认为,要把过大的水泥生产能力压下来,对国家明确淘汰的高能耗设备要坚决禁止,限期退出使用,对已承诺拆窑的要限期完成;加强环保监管,严格控制粉尘排放,对排放不合格的必须停产整顿;对规模小、设备落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立窑水泥要采取经济手段迫其彻底退出市场。


目前,我市已出台《关于加快淘汰水泥机立窑和粉磨站合理布局指导意见》,该《意见》提出,力争到2005年末,湖州淘汰机立窑生产能力50%,到2007年底全部淘汰机立窑。

摘自《鲁班网络》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