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陶瓷涨价箭在弦上?
在陶都佛山,作为建陶业生产的主要能源---油、电双双告急,迫使陶瓷产品行业性的涨价即将成为现实。 涨价犹如带刺玫瑰 “能源问题引起建陶业成本提升,他们企业有否对策?” “没有。” “可否考虑提升产品价格?” “产品卖都卖不出去,还提什么价。” 涨价对广大陶企而言犹如一朵带刺的玫瑰,只可欣赏却无法触及。 有关专家认为,如果能源危机持续不以3个月,佛山的陶企基本上都能够挺过去,否则就可能导致一些中小企业全线崩溃。 在这种情况下,最直接有效的解困方法,自然是在产品售价方面有一定“接力”,通过诸陶企联合形成统一的价格标准可能是未来可行性较强的一条通路。 原料价格涨是第一导火索? 其实陶瓷原料价格集体上浮5~20%并非建陶业成本提升的惟一“祸首”。 时下人们对陶瓷产品的口味追求提高,也是引起成本膨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据了解,随着人们消费意识的提升,陶瓷产品的花色、图案、规格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由于调整符合消费者“口味”产品的次数频繁,以至于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使成本相对早一时期上浮5个百分点左右。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让佛山陶企深感恐惧的“电荒”问题值得关注。 近日,来自顺德、南庄、三水、高明等区的消息仍称电源告急!据说,顺德某厂接“文”:每周停电两天;而西樵某工业区则受制于“往日用电量的一半”的约束,也就是说往日一天的用电量如今只能用半天,并且超标受罚。据说这是自1990年以来,佛山首次这么大面积的停电。 细究其原因,仍旧是基本能源短缺所致。由于诸因素影响,业内无不认为建陶业涨价已经成为不可扭转的趋势。业界反映,其实电价问题并不大,关键是没电用对企业无疑是一种“死亡”威胁。 佛山陶瓷面临生存考验 能源危机、原材料涨价与用电不够,无不制约着佛山陶瓷业的正常发展。为此,有人提出两个危险信号:一个是相对受能源影响不大的四川、山东、灌北等陶瓷产区,佛山将可能面临区域性的衰退;二是佛山产区成本激升,提价又无力,会否随着能源与电力危的时间延长而“全军覆没”? 对于以上两个所谓的“危险信号”分析家认为,尽管其他产区相对佛山受能源威胁不大,乃至在成本方面更占有一定优势,但由于长期以来的区域品牌效应和技术积累,其他区域产品无论如何都难以替代“佛山陶瓷”。 为此,就产区方面的竞争来说,虽然眼下佛山遭遇“灾难”,但这并不代表佛山会将自己多年的品牌美誉轻易栽在别人手里。至于说成本与提价无力的两面夹攻,将使佛山一些弱势品牌难逃淘汰命运不容置疑,但距离“全军覆没”仍然是相差甚远。 佛山某大型陶企有关人士认为,一般来说,陶瓷产品提价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技术标准提高;二是品牌内涵增加。而真正具有这两种“实力”的佛山陶企大概只有3成左右,另外7成企业由于提价无力将再次面临生存考验。 非常时期更需行业秩序 摘自《鲁班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