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钢市7月综述
7月份,国家宏观调控已显成效,钢材有效需求回升,钢材价格企稳反弹,向合理价位回归;国际市场钢材需求旺盛,价格继续高位攀升。
一、 国内钢材价格强劲反弹,八个主要钢材品种价格全面上升
7月末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14.41点,比6月末上涨3.82点,比去年同期上涨18.82点,价格指数已经恢复到2月中下旬的水平;钢材综合价格为4761元/吨,比6月末上涨159元/吨,比去年同期上涨784元/吨。其中线材、冷轧薄板和热轧卷板价格上涨明显,价格指数分别达到104.47点、115.36点和109.15点,指数比6月末分别上涨6.79点、5.68点、5.97点;螺纹钢、中厚板和热轧薄板价格平稳攀升,其指数分别为102点、127.11点和114.8点,比6月末分别上涨4.11点、2.9点、2.92点;镀锌板和无缝管价格小幅微升,指数比6月末分别上涨1.64点和1.60点。
二、国际钢材价格继续高位攀升,亚洲市场由降转升
7月份,国际钢材市场呈现强势特征:供应偏紧、需求较旺、价格高位攀升。CRU全球钢材综合价格指数逐周上涨,7月末达到147.2点,是十年来仅次于今年4月份(149点)的第二个高价点,比上月上涨3.5点,比去年同期上涨51.4点。其中板材价格指数150.4点,比上月上涨4.1点,比去年同期上涨55.39点;长材价格指数为140.8点,比上月上涨2.3点,比去年同期上涨43.31点。从品种上看,板材上升趋势比长材更为强劲。北美价格指数为164.3点,比上月上涨8.8点,比去年同期上涨86.09点;欧洲价格指数为154.3点,比上月下降2.5点,但比去年同期仍高49.68点。亚洲价格指数在连续三个月下跌后,开始回升,达到133.3点,比上月上涨3.8点,比去年同期上涨31.96点。从地区上看,北美钢材价格水平和涨幅均高于其它地区,是引领全球价格上涨的区域市场。
三、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价格差距继续扩大
纵观国内国际钢材价格水平,2003年底国内外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基本持平,今年2月后开始逐步拉大,到7月末两者的差距达到32.8点,国际市场价格高于国内30%左右。今年7月末与去年12月末相比,国际价格指数上涨40.4点,国内价格指数仅上涨8.55点,国际市场价格涨幅远远高于国内。国际市场钢材价格持续走强,并持续高于国内市场,从而使钢材进口受到抑制,并为钢材出口提供了有利环境。
四、三季度钢材价格走势展望
由于世界经济强劲复苏,钢铁需求增长,导致国际市场钢材资源供应偏紧的局面,钢材价格持续保持高位运行的趋势。
据CRU统计,进入8月份全球范围内废钢价格快速上升,推动长材价格快速增长。特别是北美、欧州市场走势强劲。美国中西部钢厂螺纹钢、线材(FOB)价格分别达到628和672美元/吨,折合人民币5194和5557元/吨,比1994年至2003年期间的平均价格高80%。国际市场板材类价格更高,热卷板和冷轧板美国分别为783和887美元/吨,欧盟出口价格为570和660美元/吨。国际市场价格一直高于国内市场。
从国内市场需求看,三季度正值施工的黄金季节,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落实,钢材刚性需求的基础不会改变。据统计,1-7月全国钢材表观消费量达17613.65万吨,同比增加2613.53万吨,增长17.42%。煤、电、油、运的紧张将制约钢铁工业产能的释放,生产企业要把握好供求关系的平衡,实现钢材价格平稳运行。
另外,由于国内国际价差在短期间不可能拉平,钢材进口增速将放缓、出口增速加快。7月份,进口钢材222万吨,同比减少138.1万吨,下降38.35%;钢材出口136万吨,同比增加76.4万吨,增长128.19%,创今年以来的新高。钢材进出口的这种趋势在三季度仍会保持下去,从而有利于国内钢材市场平稳发展。从全年钢材市场走势分析,仍处在高位区间运行,但钢铁生产企业、经销商要保持冷静头脑,密切关注国际市场价格变化,以及宏观调控带来的影响,全面把握供求关系,不要盲目追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