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Sabic对中国塑料市场野心勃勃

2008-1-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336| 评论: 0

简介: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亚太公司总经理在刚刚结束的上海举办的第18届国际塑料与橡胶工业展览会(2004中国橡塑展)上透露,Sabic已与中国客商签订了总量超过20万吨的聚烯烃销售合同。据悉,Sabic在中国的业务占其 ...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Sabic)亚太公司总经理在刚刚结束的上海举办的第18届国际塑料与橡胶工业展览会(2004中国橡塑展)上透露,Sabic已与中国客商签订了总量超过20万吨的聚烯烃销售合同。据悉,Sabic在中国的业务占其亚太地区业务总量的40-45%,而中国的聚烯业务则占了亚太地区的半壁江山。

同时出席项目签约仪式的Sabic聚烯烃战略业务副总裁说,中国是聚合物产品需求量不断增长的主要市场。Sabic与中国客商合作,目的是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发展。他强调,公司和所有中国的客商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且很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与他们“有更加紧密的合作”——Sabic希望在中国“扩大战果”的心情溢于言表。

Sabic 对中国市场跃跃欲试

6月中旬,业内爆出新闻,实德集团计划和中东地区最大的非石油类工业公司Sabic组建石化项目。

据介绍,这是一个上下游一体的项目,地址在旅顺的双岛湾。双方的谈判从去年年初开始,拟议的项目总值416亿元人民币(约合50亿美元),项目包括一个年产130万吨的乙烯工厂和一个年产1000万吨的炼油厂。据介绍,目前双方签署的是一份意向协议书,并不是真正的商业合同。外电称,项目建设预计明年开始,2010年结束。大连实德集团和沙特方面各持股50%。如果该项目最终落成,这将为实德集团构建起一个“石油化工帝国”——从原油炼化环节开始,提炼出的石油用以生产乙烯,而乙烯是化工的上游原料;而其余的产品如汽油柴油等成品油可以直接切入国内成品油市场。

另据悉,Sabic正在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商谈关于在天津乙烯项目中的合资事宜。这一项目最初意向是中石化和Dow化学合资进行建设,但Dow化学已于两年前就撤出了谈判。中石化希望Sabic能够加入这个项目。目前的消息是,Sabic的执行副总已对此项目表示了兴趣,并有意将产能从最初计划的60万吨/年扩大至100万吨/年。

此外,Sabic还在与中国石油旗下的子公司辽宁盘锦乙烯公司谈判,双方拟以股比50∶50成立合资公司,将盘锦乙烯的产能扩至40万吨左右(另一说是80万吨),并增加下游装置的产能。

在本次国际橡塑展上,阿尔-本延确认了上述合作意向。他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对各个项目进行评估。

事实上,Sabic进军中国可能面临诸多政策门槛。首先是现在的石油行业政策:中海油和中化集团两大巨头都不允许在国内开设炼厂,大连实德一介民营企业如何取得这块业务?同时,我国的原油进口权垄断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团手上,组建一个1000万吨的炼厂,将来的原油来源如何解决?

阿尔-本延对此似乎不以为意。他说:“我们认识到目前中国的炼油市场实际上存在着垄断,现在就在中国投资设厂时机尚不成熟”。业内人士分析,Sabic的如意算盘估计是,2004年国内成品油零售权将放开,到2006年年底国内将放开石油的批发权,未来的原油进口将不受政策限制。零售和批发权放开后,炼油权迟早也会放开。实德和Sabic合资后,将来很可能进口沙特的原油。

Sabic 看好中国乃至亚洲

亚洲已经成为了一个日益繁荣的市场,对各种化工产品都需求强劲。世界主要的工业基地有三分之一位于亚洲,这使亚洲将继续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的全球化学工业中扮演具有决定意义的角色。而这些工业基地对各类化工产品的需要非常广,从普通商品到特殊商品,从石化产品到塑料和电子化工产品,到农业生产和食品添加剂。

根据世界银行的资料,2004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为2.5%,而今年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预计是这个数字的三倍(7.5%)。最近研究的案例表明,2002年中国聚乙烯的消费量达到了830万吨,占亚太地区总消费量的52%。用于农业和包装的LLDPE薄膜,大约占中国全部聚乙烯消费量的55%。预计未来五年中国对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消费量将以两位数的比率增长。

引起近来亚太地区聚乙烯消费量增长的另一个因素是出口到其他地区的聚乙烯产品在增长。比如,2002年从中国出口到地区内的聚乙烯袋达到了47万吨,是1998年出口量的21万吨的两倍多。

专家预计,到2005年,中国将是世界惟一的聚乙烯供求出现缺口的国家,缺口达到450万吨。到2010年,北美和西欧也将被列入到地区性聚乙烯产量不足的候选名单之中。聚丙烯未来的形势显得更为严峻。

Sabic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穆罕默德·阿尔-马迪在2004中国橡塑展上说,对于中东地区的石化工业,这意味着进入和接近亚太地区日益增长的市场,是海湾合作委员会成员国成为世界新建石化生产设备的首要选择,也是投资石化工业的最佳选择。沙特是中东石化行业的先锋。在短短的20年里就从一个石化产品的净进口国转变为面向100多个国家的出口大国。2003年,海湾合作组织80%以上的石化产品来自沙特,而Sabic则是全球石化工业的领导者之一,对于进入这一市场自是当仁不让。

Sabic的全球战略

在不到30年的历程中,Sabic的业务触角已经遍及亚洲、欧洲和美洲。不仅如此,公司已经明确提出了全球化的战略,并在欧洲收购了DSM的石化业务。

购买DSM的石化业务更多地是出于扩张的目的,而不是合并。DSM的石化业务是一项低成本的强大业务,再加上沙特的资金和原材料优势,业务必将进一步发展。该业务的生产装置位于荷兰和德国,临近欧洲的主要市场。阿尔-马迪明确表示,此项收购是Sabic在实现全球化战略中迈出的第一步。

不久后,Sabic又购买了STA鄄MAX公司50%的股份。STAMAX公司是荷兰DSM参股的合资企业,生产制造汽车零件所需的加固聚丙烯,这些汽车零件广泛用于奔驰、宝马和其他豪华轿车上。

2003年,Sabic在荷兰新开了一个丙烯工厂,并计划在那里建立第三个乙烯厂。同年,Sabic和德国的南方化学公司以各占50%的合股方式在美国收购了科学设计公司,这家公司是石化工业的主要技术提供商,Sabic已经和他们合作了20多年,共同开发催化剂及加工技术。

在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中国显然是重中之重。目前,该公司在亚洲的业务占全部业务量的40%,而其中中国的业务又占了很大一部分。Sabic生产的600万吨聚合物中,有大约8%出口到中国,而且目前这一数字还在增加。

为了满足中国不断增加的需求,Sabic公司制定了宏大的计划:扩大在沙特阿拉伯王国工厂的生产能力。有些新增生产能力将很快于2004年初投入生产。阿尔-本延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客户,Sabic中国业务部通过改善在上海和深圳的存储设施,包括在浦东外高桥的仓库和蛇口的储存罐,来提高公司的后勤服务质量。此外,Sabic还注重研发,以及发展销售网络。

乌贝德透露,Sabic正在考虑在欧洲、中东和亚洲设立三个技术支持中心,以加强本地技术开发能力。在技术服务方面,Sabic为最终用户提供了更多的支持与更大的方便。Sabic亚太公司已任命一位新的技术工程师为中国乃至整个亚洲的客户提供技术支持。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