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冶金展 开拓市场静悄悄
2004年5月13日~15日泰国日航大酒店,“第二届中国东盟冶金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举行,参展企业全部来自中国。“这是中国冶金企业和东盟国家钢铁生产、采购企业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中国国际贸促会冶金行业分会综合业务部主任姜喜成如此评价。 据姜喜成介绍说,这个展览是我国冶金行业近期在东南亚举办的一次较大活动,是中国钢铁协会和东盟钢铁联合会、泰国钢铁协会达成的关于定期召开《中国东盟冶金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协议后举办的第二届展览。“中国东盟冶金展”成了“中国泰国冶金展” “我们原本认为,既然是针对东盟区域的展览会,应该会有很多国家的采购商参加,但事实上多数都是来自泰国当地。”一家参展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对展览本身表示有些遗憾。 就展会本身来看,并不是十分理想,毕竟泰国市场过于狭小,不足以满足中国冶金产品的出口需求。这次展览,尽管前期做了大量的推广活动,在当地报纸做了8次广告,前后开了10次新闻发布会,但参展人员仍是主要来自泰国当地,其他国家来的参观人员不多。姜喜成表示这届展览会得到了泰国钢铁协会的大力支持,他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展览太专业化以及当地产业不够成熟。 不同的是,这次会展不是在展馆举行,而是选择在酒店的多功能厅举办。姜喜成认为,这种选择并不无道理。由于中国的参展企业只有17家,数目较小,租用当地一般的场馆都需要800多平米,所以采用这种方式,节约了成本的同时也方便了参展人员。 展会后的统计数据显示,在3天展期内,共接待客商1500人次左右,发放资料2200份,达成初步合作意向35项,涉及金额860万美元,签订合同73万美元。2001年在吉隆坡举办的第一届展览情况,共接待客商1500人次左右,签定和达成合作意向及协议38项,涉及金额超过850万美元。两届展览相关数据基本持平。 不过记者了解到,参展商对会展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代表团与东盟钢铁工业联合会代表团(6个国家)进行的座谈交流比较满意。他们认为,通过这种交流方式,双方都有了一个彼此的认识和了解,为将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开拓东盟冶金市场展会仍是有效手段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冶金行业累计出口主要原料、半成品、钢材及钢铁制品3360万吨,同比增长19.32%。就出口地域而言,2003年主要2004年5月13日~15日泰国日航大酒店,“第二届中国东盟冶金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举行,参展企业全部来自中国。“这是中国冶金企业和东盟国家钢铁生产、采购企业面对面的交流机会。”中国国际贸促会冶金行业分会综合业务部主任姜喜成如此评价。 据姜喜成介绍说,这个展览是我国冶金行业近期在东南亚举办的一次较大活动,是中国钢铁协会和东盟钢铁联合会、泰国钢铁协会达成的关于定期召开《中国东盟冶金展览会暨技术交流会》协议后举办的第二届展览。“中国东盟冶金展”成了“中国泰国冶金展” “我们原本认为,既然是针对东盟区域的展览会,应该会有很多国家的采购商参加,但事实上多数都是来自泰国当地。”一家参展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对展览本身表示有些遗憾。 就展会本身来看,并不是十分理想,毕竟泰国市场过于狭小,不足以满足中国冶金产品的出口需求。这次展览,尽管前期做了大量的推广活动,在当地报纸做了8次广告,前后开了10次新闻发布会,但参展人员仍是主要来自泰国当地,其他国家来的参观人员不多。姜喜成表示这届展览会得到了泰国钢铁协会的大力支持,他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展览太专业化以及当地产业不够成熟。 不同的是,这次会展不是在展馆举行,而是选择在酒店的多功能厅举办。姜喜成认为,这种选择并不无道理。由于中国的参展企业只有17家,数目较小,租用当地一般的场馆都需要800多平米,所以采用这种方式,节约了成本的同时也方便了参展人员。 展会后的统计数据显示,在3天展期内,共接待客商1500人次左右,发放资料2200份,达成初步合作意向35项,涉及金额860万美元,签订合同73万美元。2001年在吉隆坡举办的第一届展览情况,共接待客商1500人次左右,签定和达成合作意向及协议38项,涉及金额超过850万美元。两届展览相关数据基本持平。 不过记者了解到,参展商对会展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代表团与东盟钢铁工业联合会代表团(6个国家)进行的座谈交流比较满意。他们认为,通过这种交流方式,双方都有了一个彼此的认识和了解,为将来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开拓东盟冶金市场展会仍是有效手段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03年我国冶金行业累计出口主要原料、半成品、钢材及钢铁制品3360万吨,同比增长19.32%。就出口地域而言,2003年主要集中在韩国、中国香港、美国、越南、日本、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其中除了越南之外,东盟国家基本不在我国冶金产品出口区域之内。东南亚国家冶金商品进口市场,中国所占份额并不多。但这是否意味着东盟国家对冶金产品的市场需求很小,姜喜成介绍说,情况并非如此,这些国家由于相对比较小,冶金产业尚不成熟,很多产品、半成品以及一些原材料都需要依靠进口。 相关资料显示,2003年东盟钢材需求3500万吨,其中需求增长最快的是泰国和越南。目前,东盟各国也面临原材料供应紧张等问题。根据泰国钢铁协会的介绍,2003年泰国经济增长为7%左右,钢铁产品的需求和生产也保持了较高的增长态势;泰国将建设相关生产厂,引进技术,并拟从中国采购廉价而适用的技术设备。 东盟国家冶金工业的生产能力不匹配,冶金原料、半产品、生产技术大量进口,近几年钢铁产品的进口量都达到了1400万吨,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为韩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等,我国内地所占的份额很小。未来,中国冶金业在其中能分得多大的份额,还要依靠中国冶金企业的市场开拓力度。目前参加会展,了解市场信息,寻找合作意向仍然是被参展厂商公认的有效做法。东盟市场良好开发尚需时间 “中国钢材在泰国市场所占份额并不高,但市场潜力比较大。炼铁太少,主要集中在钢材方面,这也是东南亚一些国家的致命弱点。”姜喜成分析认为,一些参展企业也有同样的看法。 中国冶金总公司连续两届参加了该展览。当记者向该公司的吴处长问起下届展会是否会继续参加时,她做出肯定的表示。据她介绍,东南亚市场还是有一定商机的。尽管对于主要以冶金设备、技术为主要业务的公司来说,在展会上签单的可能性并不大,但还是能从展会中获得众多信息,和当地一些企业达成一些意向。 武汉钢铁集团一位姓白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展览上,没有签署合同,但有意向,目前这些意向尚在联系中。对于一个年产量可以达到900万吨的钢铁企业来说,仅仅是泰国市场尚不能满足他们的出口需求。但整个东盟市场,他们又不能淡然漠视,参加中国冶金行业在东盟地区的重大展览是他们认识、接触市场的一次良好机会。 江苏苏佳集团新材料公司作为此次参展的国内较大的一家特殊材料生产公司,在此次展会上同样没有签单。该公司国际业务部一位参加了本届展览会的姓艾的负责人解释说,由于产品的特殊性,不可能在展会上就立刻签署合同。通常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测验、试用才能最终达成合作协议。所以,展会上得到更多的还是市场的信息反馈和一些合作意向。 这位负责人同时表示,苏佳新材料定型产品加不定型产品年产量达到12万吨,出口占到25%,每年对东盟市场的出口量仅仅占总出口量的1%-2%,但他们同样对东南亚市场表现出较强的兴趣,他们认为东南亚市场需要积极的开拓,市场份额不应该只有这么一点。东盟简介 1967年8月8日成立。东盟成立的宗旨是“提倡以平等及合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东南亚地区的经济成长。社会进步与文化发展”,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逐步转为以政治、经济合作为主的区域集团。现东盟己拥有十个成员国,即:印尼、新加坡、秦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缅甸、越南、老挝和柬埔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