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土洋建材新争锁定市场分配

2008-1-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279| 评论: 0

简介:如果这些话他真的说过,只能说明百安居的老总不懂行,有点肤浅了,所以我们应该高兴。”在4月5日召开的“北京明星家居企业互动峰会上”,居然之家总经理汪林朋如是说。是什么样的话引发了他如此“炮轰”百安居呢? ...
如果这些话他真的说过,只能说明百安居的老总不懂行,有点肤浅了,所以我们应该高兴。”在4月5日召开的“北京明星家居企业互动峰会上”,居然之家总经理汪林朋如是说。是什么样的话引发了他如此“炮轰”百安居呢?

  争论起因:连锁超市5年占50%


  3月31日,北京某媒体报道说在3月30日举行的“2004年度百安居中国建材行业北京峰会”上,百安居中国区总裁卫哲“炮轰”了传统的建材市场:“传统的建材市场很难形成品牌效应,也无法给更多的消费者带来可靠的质量保证。”卫哲同时预言,“未来5年内,连锁超市的市场份额将很快突破50%。”该报道还提到卫哲指出,“现在传统的建材市场仅仅是充当‘房地产商’的角色,只是靠把摊位租出去挣钱,并不能对所有入驻商户进行市场管理和经营,无法获得系统品牌连锁所带来的效应,所以只能面临亏损、关闭甚至转型的局面。”

  同时,另一家京城媒体则用百安居遭本土建材城“封杀”的“谜局”作为卖点,指出百安居的确遭遇过“封杀”,报道认为封杀传言“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某个商场的层面上,而是已经升华到‘建材超市’与‘摊位式建材市场’两种业态之间的斗争”。

  同行回应:占50%份额夸大其词

  对于封杀一说,家和家美的总经理田耘用了一个词:冤枉。他说,“北京的市场最早是北京本土企业在做,后面外省市的企业进来了,比如江苏的红星美凯龙,他们来本土企业是非常欢迎的,对于洋企业也一样是欢迎的。”汪林朋也表示,封杀是有成本的,在开放的市场经济下,想“封杀”别人,先封杀的肯定是自己。

  对于两个业态的评述,汪林朋表示大家千万不要只看自己的优点,不看别人的优点,恶意攻击对行业有百害无一益处。

  但说到5年后百安居占50%的市场份额,汪林朋显得有些激动,他说,“北京以至于中国的建材市场行业说到底还是民族资本的竞争,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的某个市场是由外资控制的,所以百安居只能是一个业态的补充,达到50%的份额不可能。”

  百安居说法:自信占1/4市场没问题

  昨天,记者就“5年50%之说”采访了北京百安居(中国)华北区总经理文东,他指出,关于连锁超市和百安居,大家可能理解有误。他告诉记者,百安居此前说的5年后超市将占市场份额的50%是包括所有的超市业态,这其中包括东方家园、好美家,还有即将进入北京的欧倍德、乐华梅兰,当然也包括百安居。

  文东说,超市模式或者单说百安居,其服务、价格优势都是传统市场没法比的,优势是明显的。对于百安居5年后在北京的市场份额,文东预测大概在20%-25%之间。

  第三方声音:谁有优势就和谁合作

  和前几次的峰会不同的是,这次的会议除了各大建材市场外,还有龙发、元洲、轻舟等家装企业参与。对于建材市场行业内的是是非非,这些和建材市场关系紧密、复杂的装饰公司有自己的看法。

  元洲装饰的总经理李泰岩告诉记者,按理说建材市场和装饰企业应该是绑在一起的,但实际上传统的建材市场和装饰企业并没有“绑”在一起,市场要求家装让利、返点,现金流还时常被占。百安居目前还没有这种情况,李泰岩认为,百安居的大资本、规模化、集中采购、低价等优势还是很明显的,所以“我们愿意和百安居有合作。”

  -记者观察 建材大战消费者最终获利

  无论中、洋建材大战还是超市、摊位之争,长远来看,对老百姓都是件好事。记者在会上和其后的采访中一直都有这个感觉:北京建材行业的竞争还是主打服务和价格两张牌。在竞争日益升温的情况下,市场上的产品、服务、价格无疑都会朝有利于消费者的方向发展。在会议上,业界人士也基本达成共识:单纯的跑马圈地在目前的情况下还不是一种高级的竞争策略,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怎么为消费者提供好的服务,控制成本,提高产品的价格优势。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