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时空 首页 建筑业界 建筑材料 查看内容

理性面对目前建筑钢材的变化形势

2008-1-10 00:00| 发布者: ccbuild| 查看: 431| 评论: 0

简介:由于钢材在宏观经济产业链里“居中”的地位,它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风向标”。目前中国钢材市场正处于一个决定 走向 的关键时期。在连续2年的大幅涨价之后,由于国家抑制部分行业投资过热举措的相继出台,一部 ...
由于钢材在宏观经济产业链里“居中”的地位,它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风向标”。目前中国钢材市场正处于一个决定走向的关键时期。在连续2年的大幅涨价之后,由于国家抑制部分行业投资过热举措的相继出台,一部分建筑钢材的价格近期开始向合理价位回归。但市场中也不乏非理性的“把价格挺住”的意识和冲动,面对宏观调控,意图“挺关”。在这种微妙时候,应该向市场大声呼吁:理性一点吧。

  据市场人士的观察,目前钢材市场在略微透出一点“理性之光”的同时,非理性的“阴云”也很浓重。据上海有代表性的华东钢材市场提供的市场情况,高速线材、螺纹钢等建筑钢材目前价格在稳步回落,但板材类品种的价格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小幅下跌后,近期又开始反弹,形成新一轮涨价局面的可能性不是不存在。

  一部分钢厂和经销商的心态更是值得关注。虽然宝钢等骨干企业在制定今年不断大幅上调出厂价,即使出厂价与市场挂牌价出现“倒挂”现象也全然不顾。记者遇到的一部分经销商,现在满嘴都是“把价格挺住”的话头,他们手里都不关”,就又有相当一段时间的“好日子”可过了。据市场人士说,目前上海北部地区的钢材仓库都“堆得很满”。判断钢材市场是否理性,关键还是看需求。现在市场上不乏简单的想法:需求旺盛,所以钢价上涨是当然的。但华东钢材市场信息部主任陶永根说,这是相当表面的看法。其实仔细分析一下,有两点值得认真想想:一是目前的需求也有“虚火”,国家之所以相继出台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暂停城市中脱离实际的大马路、大广场建设等举措,说明这些用钢领域内的需求也存在“泡沫”,如果一味迎合这种需求,一旦国家政策到位,需求收缩,钢材市场的风险就马上表现出来;二是过高的钢价正在抑制需求。近期上海钢材市场上的实际成交量在下,下游用钢企业对钢价下跌的预期十分强烈,进货积极性很低,普遍处于观望状态。

  据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的分析,目前钢材等原材料的涨价因素不能传递到终端产品,产成品的价格依然走低。这说明上下游价位不相匹配,需求是不可持市场上还有一些说法也值得关注。不少人认为,目前钢价上涨,是因为矿石、煤、运输等钢材上游产品涨价所致,但市场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一种“短路”的说法。这里面有一个恶性的“闭环”:钢材上涨导致钢铁业投资过度,投资热导致上游原材料紧张,原材料紧张导致钢材成本上升,反过来又支撑了钢材的高价位。一旦市场开始挤干“泡沫”,这个“闭环”就会发生“短路”。
  
  另一个说法是中国钢铁业正在进入一个较为长期的高速发展期。这从宏观而言是十分准确的,中国总体经济的持续发展态势对钢铁业发展的长期支撑是很明显的。但是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力量正在把这个“长期合理性”急不可耐地投入短期行为之中,这样合理性就转化成非理性,因为这是一种“透支”行为。

  宝钢股份公司总经理艾宝俊在多种场合反复提醒市场:“目前的钢价太高了,风险很大。”这种呼吁是很及时的。上海主要钢材市场的一些分析员认为,钢材市场是到了该理性一点的时候了。目前国家控制钢铁业过度投资的调控政策正处落实的关键时期。追究钢铁业盲目投资的源头,就是钢材价格的过度上涨,所以要控制钢铁业的过度投资,源头也在钢材市场的趋于理性,收缩钢材过度的获利空间。如果钢材市场非理性的“阴云”散不去,调控政策落不到实处并最终消散于无形,那么市场与投资两相推动,钢铁业就会进入新一轮的风险积累期,后果将不堪设想。

收藏 邀请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相关阅读

返回顶部